吃過飯,我把張揚轉給我的一萬塊錢又還給了李思雨,反正平常也用不了什么錢。
她拿起手機看了看,直接退了過來,說道:“等你攢夠了再一次性還給我吧,不急,我雖然很喜歡錢,但是一萬兩萬作用也不大。”
我知道她這么說是不希望我有太大的壓力,也沒繼續拉扯,應了下來。
吃過午飯,我倆開車返回主城區。
回去的路上,我腦子里忽然靈光一閃,有點神不守舍。
我果斷把車子開進g50長壽—重慶段高速上最靠近我的晏家服務區里。
“思雨,你來開車,我有些問題要好好想一想。”
“好。”
她雖然有點奇怪,但并沒有多問,只是跟我互換了位置。
我靠坐在副駕駛上,透過車玻璃看著高速兩旁飛速倒退的景物,看著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青山、綠樹、瓦房、大江。
我想到小時候上課在書上畫的靜物成畫,利用書本的飛速翻閱而將靜止的圖像變成動態。
據說人眼最多只能識別30-60幀的幀率,超過這個幀率就會眼花繚亂,現代電影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得以發明。
即便到了目前智能機變成半個器官的時代,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依舊不在少數。
但很多的人,特別是生活在一線城市、大城市的年輕人,我想有很大一部分都找不到一起看電影的搭子,譬如我身邊開車的李思雨,在認識我之前,長期都是一個人去電影院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