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人的鮮血和頭顱,讓本來有些飄飄然的清河郡諸姓清醒過來,尤其是這場大亂中,無論他們怎樣發動輿論,依然無法得到民眾的同情,只惹來了民眾的厭棄與唾棄,更是讓他們震驚異常。
在過后的一段歲月里,他們發現了更多的震驚之處。
被選中送入長安城為皇后的,必然是清河郡諸姓最優秀最聰慧的女子,在族中家中受了多年教育,然而除了從化年間那位被幽禁至至的宋太后,歷代皇后娘娘在長安皇宮里都以賢貞淑靜聞名,對待朝事極為沉默,更罕有替清河郡諸姓說話的舉動,這時候諸姓才明白,原來這些聰慧的皇后們,早就已經看懂了天下的大勢。
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逃脫歷史的規律,戰無不勝的大唐帝國也是如此,隨著長治久安,隨著戰事不可能無休止持續下去,這個老大帝國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僵化腐朽,但不知道為什么,和清河郡諸公翻爛了的史書上記載的那些曾經輝煌的帝國相比,這個歷史規律在唐國的作用明顯要弱很多,帝國的僵化腐壞速度非常之緩慢,每當眼看著將有大變發生時,似乎冥冥中便有某種力量,把大唐這輛將要傾覆的馬車修復,然后強行拖回正確的道路。
隨著大唐國力日盛,皇室威嚴也愈發不可輕撼,再經過若有若無的多年打壓,清河郡民心早歸,最關鍵的是書院悄然取代了科舉的部分作用,清河郡諸姓再不復千年之前的無上榮光,實力權柄較諸當初也弱了不少。
但清河郡諸姓畢竟是千世之家,底蘊深厚無比,隨著真心臣服,改變了對長安城的態度,在皇室默允下,諸姓逐漸回到了天下這片舞臺上。
如今的清河郡諸大姓,依然在朝中有不可小覷的力量。在野更是供奉著好些位大學問家,雖說依然距離軍權無比遙遠,但誰也不知道,在這些千世之家幽靜的族祠深處。會不會藏著一位知命境的大修行者。
所以哪怕到了今天,能夠與取得清河女,依然是很多男子最美好的理想,當今文淵閣大學士曾靜的原配夫人,便是清河崔氏之女。
不過曾經在世間擁有過無限風光。曾經在朝堂之上占有大半座椅,曾經出過好幾位西陵神座的清河郡諸姓,哪里會甘心現在的局面?
門閥是一種冰冷的存在,本能里便要攫取更多的利益,所以他們雖然不敢造反,低調的似乎快要被世人遺忘,但骨子里依然無比渴望能夠在大唐里擁有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權勢,數百年來,清河郡又出了九位皇后娘娘。這便是他們努力的結果,而在十幾年前,他們曾經嘗試讓清河郡再多一位皇后娘娘。
那時候,當今的皇帝陛下初登帝位,皇后娘娘不幸病故,清河郡諸公雙眼泛紅,像盯著腐肉的禿鷲般,動用了在朝在野的全部力量,把七姓中最出色最聰慧的一名少女送入宮中,然后經過一番謀劃。耗費了大量金錢,終于讓陛下與這位少女偶遇,然后便有一場心動故事生。
然而清河郡諸公殫精竭慮才營造出那個看似美好的局面,卻不知道在他們之前有位叫蓮生的大人物。早就已經啟動了一個類似的計劃。
蓮生勝了,那位魔宗圣女,成為了當今的皇后。
蓮生也敗了,因為皇后娘娘陷入情網,早把魔宗的使命拋到了腦后。
清河郡諸公更是敗的一塌糊涂,不止希望落空。而且他們非常嚴重地得罪了皇后娘
娘,也等于是得罪了親王殿下和夏侯大將軍。
真正獲勝的,只有皇帝陛下一個人。
……
……
雖然清河郡諸公輸的一塌糊涂,但他們敢于設計此事,也說明了這些家族的雄厚實力與自信,要知道如今在陽關城說一不二的鐘家,只不過是清河郡七大姓里最弱的一支而已。
十余年間,因為當年之事得罪了皇后娘娘等長安城大人物,清河郡諸姓愈發低調沉默,尤其是族內的那些老人更是等閑不敢入京,這種局面直至欽天監做出那個著名的夜幕遮星批諭后,才得到了一些改變。
世人皆知,大唐皇帝與皇后感情深厚,而且皇后娘娘看上去依舊容光煥發,想來身體極好不會早逝,東宮自然不會再有易主的機會給清河郡,然而幸運的是,皇帝陛下還有個極受寵愛的公主殿下。
如今的清河郡諸姓,不可能得到皇后娘娘的親善,那么自然毫不猶豫地開始支持那位公主殿下,更準確地說,是支持公主輔佐的皇子李琿圓。
長安南城某清靜府邸,后宅書房里坐著位神情淡定的老人,這位老人姓宋,乃是宋氏族中供奉,便是在朝廷里也有官面上的身份。
二十年前,這位宋供奉便是天樞處的客卿,只不過他很清楚,這個客卿身份更多的是朝廷對清河郡宋氏的賞賜,所以他從來沒有理會過天樞處的事務,甚至沒有進過長安城,但今天他終于還是來了。
夏侯大將軍即將歸老,皇后娘娘的勢力看似受到了嚴重的削弱,但在清河郡諸公的眼中,此舉卻是成功地將過去數十年間積累的那些矛盾盡數化解,他們并不希望看到夏侯就這樣微笑著離開長安城。
御史宋柯恭恭敬敬站在老人身前,神情苦澀說道:“三祖宗,朝廷早有定奪,誰都知道陛下的心意,這時候早如何勸說,也沒有多少同僚愿意與我一道上書,雖說風聞事無罪,但事涉大將軍,不得不慎啊。”
宋供奉皺了皺眉,想著家族當年在朝中的風光,聲音微啞說道:“想當年總憲便是族中之人,聯絡十幾位御史上奏只是等閑小事,哪里像如今這般困難,你也莫要太過為難,不行便罷了。”
宋御史不敢多,神情卻明顯輕松了不少。
“如今看來,還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那位十三先生身上了。”
老供奉面無表情說道:“如果這件事情真的會發生,書院必然要與夏侯大將軍決裂,到那時。皇后娘娘的兒子還憑什么登上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