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上的字深刻入石,帶著劍尖留下的鋒銳意味,縱橫森然其上。
寧缺看著碑上這一行字,眉梢緩緩挑了起來,他沒有發表什么感慨,就這樣沉默看了很長時間,然后他一不發離開,避著腳下的凌散白骨去旁邊看了看。
他圍著無字碑繞了幾圈,最后又繞回石碑之前,重新抬頭沉默望向碑上,挑起的眉梢仿佛要飛起來般,指著碑上的文字微笑說道:“我小師叔寫的。”
莫山山曾經聽老師講過魔宗山門毀于某位前輩高人之手,然而不知因為什么原因,那位前輩高人的姓名并沒有流傳開來,她曾經猜測會不會是那位在世間驚鴻一瞥便消失不見的書院前輩,也沒有什么證據。
今次深入荒原來到魔宗山門,一路所見寧缺神情有異,尤其是在塊壘陣里的那番跪拜,讓她愈發堅定自己的猜測,此時終于從寧缺口里得到證實,卻依然還是覺得有些震驚難――單劍毀魔宗,那位前輩當年究竟強大到怎樣的程度?
她的眉頭微微蹙起,薄紅的雙唇抿成一道線,沉默片刻后,她看著寧缺漸飛的眉梢和疏曠神情,輕聲問道:“你看上去似乎很得意驕傲。”
寧缺誠實地點了點頭。為了化解碑文帶來的精神沖擊,先前他去四周看了看,發現那些死去的魔宗強者骸骨上殘留的氣息依然強烈,尤其是那些白骨的硬度竟似超過了一般的鋼鐵,不由更是震驚,如此眾多的魔宗強者在小師叔浩然劍前,竟像遇陽春雪般不堪一擊,由此可以想見,小師叔當年的境界實力多么恐怖。
在書院后山通過二師兄等人的間接反應,寧缺早就知道小師叔肯定是世間第一流生猛之人,然而他還是沒有想到小師叔竟然生猛到了這種程度,難道說他當年闖魔宗山門的時候已經破了五境,超凡脫俗成就了圣人王道?
身為書院二層樓弟子。擁有這樣一位小師叔,實在是沒有道理不感覺得意驕傲。
不過得意驕傲不能當飯吃,寧缺和莫山山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魔宗山門,為的是天書明字卷還有小師叔留下的氣息。站在石碑前沉默觀看追思片刻后,他們繼續向殿內行去,他感受到小師叔的氣息便在石碑后的殿里。
魔宗正殿依舊恢宏雄偉,看似簡單的石梁架構,繪上那些繁復的油彩畫面。便自然顯露出幾分神圣感覺,寬敞通道兩旁樹立著幾百尊石制雕像,雕刻著很少能在中原諸國看到的奇異神魔,各自猙獰沉默。
通道漸趨幽深,卻依然干燥毫無一絲濕意,好在當年荒人建造此間時,通風采光的設計格外精巧,寧缺二人向里面走了數百步,依然還能以目視物。
隨著深入魔宗正殿,那道令寧缺親近動容感沛的氣息愈來愈濃。漸要變成某種實際存在,他沉默望著前方,不知道稍后會看到什么,天書明字卷還是魔宗的秘密,無論是哪一種都好,他只希望不要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
通道里的尸體也越來越多,在轉彎處,白骨甚至多的疊加在一起,變成了一座小山,寧缺扶著莫山山行走其間。看著墻壁上越來越深的縱橫劍痕,想像著當年在此間發生的血腥戰斗,不禁心生悸然。
魔宗正殿通
道盡頭是一個很普通的房間,這房間原本應該極為寬敞。但如今一座白骨及干尸堆成的小山占據房間正中央,所以顯得極為擁擠狹小。
“當年究竟死了多少人。”
莫山山怔然看著面前的骨尸山,下意識里輕聲感慨了一句,她的小手有些發涼,她的聲音也有些顫抖,做為神殿客卿書圣的親傳弟子。她對魔宗向來沒有絲毫好感與同情,然而今日一路所見,便是連她都有些不忍去想魔宗當年的絕望。
寧缺看著那座白骨干尸堆成的小山,沉默片刻后說道:“我也不知道小師叔當年為什么要滅魔宗,但我想他總有自己的理由和原因。”
就在這個時候,那座白骨山的深處,忽然響起了一道聲音。
“人世間很多時候,有很多事情,其實并不需要原因,也不需要理由,因為那些原因和理由,如果換一個角度去想,往往都是癡妄。他當年為什么要這樣做,現在可以給出無數種解釋,但真實情況是,那年他就這樣來了,然后這樣做了。”
……
……
這房間本來只有沉默的白骨干尸山,無的石墻劍痕,幽靜的仿佛不在人世,于是這道忽然響起的聲音雖然微弱,卻非常清晰。
這道聲音很輕微,很虛弱,透著股中正平和之意,在寧缺和莫山山的耳中卻不止清晰,更像是一道雷霆,而這自然和幽靜環境無關。
青翠山谷消失在莽莽天棄山脈深處已有數十年,那面大明湖不現于世已有數十年,水落石出才能現的魔宗山門也已與世隔絕數十年,在世人的認知猜測中,這里早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不可能有任何生命,二人所見也是如此,只有白骨劍痕寂廖曾經,哪里能想到這里居然還有人活著!
寧缺震驚無,以最快的速度把莫山山拉到自己身后,然后挽弓搭箭,用自己最強大的武器,對準了那座白骨干尸堆成的小山。
仔細望去,他才發現白骨干尸堆成的小山里有一個人。
那個人很老,老到頭發早已落光,牙齒也已經落光,只有兩縷極長的白色眉毛在臉上飄拂,快要垂到他干癟的胸前,此人身上穿著一件極舊的僧衣,僧衣早已破爛如縷,絲絲絮絮就像眉毛般掛在身前。
那個人很瘦,瘦到胸腹下塌四肢細如柴枝,身上已經沒有任何肌肉與脂肪,嶙峋的骨頭外面包著一層薄薄的皮,尤其是深陷的眼窩看上去就像兩個黑洞,極為恐怖,但偏生眼窩里透出的眼神卻是那般的慈悲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