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講述的是試煉之初自己的所作所為,如此強調這個時段,只能說明他已經掌握了一些讓外人分辨他身份的線索,他在用這種方式尋找跟自己屬于同一時間線的隊友。
不得不說,不愧為秩序的信徒,這種將判斷機會交于他人的方式,或許換了誰別人都不會相信,而恰恰秩序的信徒信譽最高,當他這么做時,想通了一切的玩家們便會不自覺地帶入自己的視角,去判斷李無方是否是自己世界的人。
而搜查官又最擅長識人,當他的觀察有了結果的時候,他自然就能根據眾人的反應找到回家的路,至少也是找到自己的隊友。
這跟程實之前在礦山之下先行分享自己經歷的思路是相似的,只不過秩序的信徒一般說話更為可信。
聰明!非常聰明!
正是因為想通了對方的這層邏輯,程實開始思考眼前李無方的身份。
搜查官的表述明顯是跟程實的認知對的上的,并且他叫自己程兄弟也沒有給自己任何暗示,這就排除了他來自命定之人那個世界的身份。
而在煙霧把戲之前的他,又是來自那個預錯誤世界的人,所以當下的李無方既不屬于某個“未來”,也不屬于某個“過去”,他只能是當下的參差,或者是最初。
本來程實還不確定試煉中是否一定存在一個“當下的參差”,但此時見到眼前的李無方后,他知道這場試煉里確實存在一個“當下的參差”。
也就是說,每個玩家在這時間的局里的確存在四個狀態:最初、當下的參差、過去的參差,以及未來的參差。
因為他記得李無方在第一次與吳存同時被換后,變成了一個不信命的搜查官,但無論是眼前的李無方還是“命定之人”李無方,亦或是那個預錯誤的李無方,他們都是信命的!
所以,那個不信命的李無方跟眼前的李無方便不是同一個人,并且正是所謂的“最初”和“當下的參差”!
他們的過去統統一樣,只不過在某些對人對物的態度上有所不同!
那么按照這種邏輯,眼下的李無方正是最初的李無方無疑了,他跟試煉之初的那位完全對的上!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他并非最初的李無方,只是說了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