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盤上棋子從來只會任憑擺布,哪怕哪一步棋下錯了導致棋子被吃掉,難道在這顆棄子被擺入棋盒的時候,它還能對著棋手發怒嗎?
不能,因為棋子沒有嘴。
但程實有!
程實在老甲的教育下學到了很多東西,其中之一便是將他幼時在孤兒院錘煉出來的臉皮修煉的更厚了。
他看清了當前的狀況,知道如果今天不能將眼下的僵局破冰,那在這之后,哪怕他仍然行走在欺詐道路上,自己的虔誠也將再不虔誠,恩主的注視也將變得模糊。
雖然他現在嘴上從不虔誠,可心中因為“欺詐”的相性,對所謂的欺詐之神,還是有一絲期待和敬畏的。
這無疑是最好的人神關系,無論從哪種角度去看,程實都不想打破這種關系。
所以他只能打破僵局。
而他打破僵局的方式......毫無技巧可,甚至稱得上是簡單粗暴。
這位信仰欺詐的小丑,此時此刻,居然在欺詐面前,選擇了用真誠破題。
他開門見山,第一句話便石破天驚,任哪個玩家在場都不可能在問出他嘴里的這個問題。
因為這個問題是:
“恩主大人,您......在害我嗎?”
誰說人就不能質疑神?
你不先質疑,如何知道不能質疑?
這是程實最想問的話,也是他在游戲中得知有很多玩家都在懷疑諸神目的時就開始思考的命題,這個質疑曾在他自己成為虛無寵兒的那一刻達到了頂峰,但他從未開口問過,甚至都未曾跟其他玩家交流過。
可越掩飾便意味著越恐懼,當棋子明知道自己是顆棋子的時候,大概終其一生,它都會在考慮自己什么時候會被棋手擺布著去當那過河的卒子。
程實覺得自己一定是一顆過河的卒子,但問題是他想知道自己這卒子在過河之后有沒有將軍的機會,因為只有將了對方的軍贏下這場棋,棋盤上剩下的棋子才會有活命的機會。
所以,在無數慎思之后,在全盤衡量之下,他問出了這個幾乎相當于自殺的瀆神之問。
程實抬起了頭,鄭重其事的看向了那雙星辰之眸,雖然他表情沉穩眼神堅定,但指間亮起的那五張駭叫之面還是暴露了他內心的忐忑與恐懼。
那雙星點忽閃螺旋迷轉的眸子在聽到這句話后突然笑了,笑的......燦爛無比。
k饒有興致的看著自己眼前的信徒,眼角微翹道:
“看來恐懼確實是生命最容易迸發出的情感之一,這么看來,追隨筆桿子的那群學者們研究的方向的確沒錯,你能拿到那份污墮新權也就不奇怪了。
真是有趣,你......
在怕我?”
“......”這不廢話嗎,程實不可能在此時說出一個“不怕”,他自知騙不過欺詐,于是只能將真誠一以貫之,沉聲道,“是,我怕!”
“很好。”那雙眸子笑的更開心了,k眨著眼打量著程實,就像在觀察一座藝術珍藏,“你為什么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