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已是夜里,嚴初九有水眼金睛加持,一路乘風破浪,全速前進。
凌晨十二點剛過,游釣艇便抵達了垂釣黃鰭金槍魚的標點。
嚴初九將船穩穩停下后,站在甲板上環顧四周。
夜空中星光點點,像是撒落的碎鉆,映照在海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遠處的海天相接處,黑暗與微光交織,界限模糊不清,仿佛隱藏著無盡的秘密!
嚴初九的水眼金睛在這里看不到底,只能依賴魚探進行查看。
屏幕上顯示海底的地形并不平整,深淺交錯不一。
深的地方超過600米,淺的地方只有100來米。
游釣艇所停的地方,不深也不淺,在300米左右。
海水的溫度倒是恰到好處,穩定在20°c。
盡管魚探上暫時沒有顯示金槍魚的身影,但這樣的深度和水溫條件,正是黃鰭金槍魚最喜愛的棲息環境。
不過這還不是重點,關鍵是這周圍就有一個威伯說的那種固定浮臺坐標。
據說這個坐標存在已經有三四十年之久,幾根巨大的樁子直入海底,上面攀附生長著無數海洋生物。
硅藻,藤壺,牡蠣,辣螺數不勝數。
這些東西就是魚類的食物,吸引無數大魚小魚聚集,形成天然窩點。
此外,這里正好是內外海交界的最中心處。
嚴初九所處的位置屬于內海,而外面則是深不可測的外海。
大型金槍魚在洄游時,往往會在外面經過,發現這個浮臺,便會游進來覓食或休息。
嚴初九觀察了一通后,發現這是個垂釣金槍魚的絕佳標點,人就振奮了起來,開始做垂釣前的準備。
按照老規矩,先拜神,再打窩。
嚴初九有點懷疑半路上之所以會那么倒霉釣到鯊魚,就是因為沒拜神,媽祖小小懲罰了一下。
因此葉梓拉著李美琪與林如宴拜神的時候,他也跟在三女屁股后頭虔誠跪拜,甚至多磕了好幾個頭。
拜完神,嚴初九就開始打窩。
窩料仍然是買來的小魚小蝦加鴨飼料,混著汗水揉成團狀,總共準備了十二箱。
嚴初九一次性打了三箱下去,后面垂釣的時候就可以少量多餐的進行補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