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排版。”
“如何固定這些活字,讓其在印刷過程中紋絲不動?若用膠粘,則拆卸不便,違背了復用的初衷。”
聽著公輸硯一連拋出的三個極難回答的問題,林昭不驚反喜。
他意識到自己是真的撿到寶了。
在這個活字印刷還沒有出現的時代,具體的工藝問題往往只有親手去實踐之后才會被人意識到。
但眼前的公輸硯,卻能夠僅憑自己提出的一個大體的概念,就能極為精準的預測出后面可能遇到的問題。
這種高屋建瓴的本事,只有那些真正的大師匠人才能擁有。
這公輸硯的來歷,恐怕比他先前預計的還要夸張!
不過林昭并沒有急著去追問公輸硯為何會淪為流民乞丐,有些事情,只有等事主自己說出來才有用。
他拿起一旁的紙筆,隨手畫了幾張圖。
“第一個問題,關于活字材料,我們不用木,也不用銅。”
“用膠泥。”
“刻字,燒制成陶,這種方法價格低廉,成型速度也快。”
公輸硯聞思考片刻后,點了點頭。
“可。”
“第二個問題,還有第三個問題,可以一并解決。”
林昭筆落得飛快,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在紙上畫出一個方形的鐵框。
“我們用鐵框,框內用松脂,蠟油混合而成的藥劑鋪底,將活字放入其中,排列整齊。”
“再用火烤使藥劑融化,用平整的木板壓實,冷卻之后,所有的活字便如同生長在鐵板上一樣,堅固,平整。”
“印完之后,再用火烤,藥劑融化,便可將這些活字重新取下。”
林昭說完,便將那張圖紙推到了公輸硯的面前。
公輸硯拿起那張圖紙,仔細檢查起來。
過了許久,他才將手中的圖紙放下。
古井無波的眼神里,罕見的閃過一絲情緒波動。
用膠泥做字模,成本僅僅為銅字模的百分之一都沒有。
而按照公輸硯對雕版印刷的理解和認知,一旦將其改換成活字印刷,效率至少會翻上十倍。
更別說在印刷新出的書籍方面活字印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如此相比,只要活字印刷能夠試驗成功,雕版印刷這項技術就會立刻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這項發明,足以改變和書籍有關許多行業,甚至撼動整個大周!
而就是這樣的偉大的發明,居然是一個和自己認識還沒有半天的年輕公子隨手畫出來的?
甚至還絲毫不設防的給了自己,讓自己去幫忙制作出來!
他就不怕自己帶著這項技術跑路嗎?
公輸硯望著林昭,張了張嘴,想要詢問理由。
但最后還是沒有問出口。
他沉默著低下頭,小心的將那份圖紙折好,鄭重的收入懷中。
既然別人給了自己信任,那自己該做的不是問為什么,而是盡力做到最好。
公輸硯開始回憶那些和自己一起逃難來京城的北境流民里面,有哪些人是值得信任,可以招攬過來做這件大事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