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是村長要辦喜事,村里人一個個的比木家姐妹還開心。
為什么呢?
因為辦喜事意味著就可以吃大席,不過這只是一方面。
村民樸實,何況他們受到劉峰的恩惠太多,這時候不需要有人組織,都在自發的準備禮物。
從大雪節開始下雪以來,這已經好幾日的時間,雪一直沒有停。
村民們有心,但是他們拿不出來什么好東西,只能跟著王典他們的狩獵隊伍進山薅羊毛。
成群結隊的上山,陣勢似乎要把整個山都搬回來。
準備工作做的很快,三天后,一支熱熱鬧鬧的迎親隊伍從寺哇村出發。
劉峰騎著自己的烏騅馬,穿著兩位娘子縫制的喜服,朝著溫皇縣出發。
除了正兒八經的接親隊伍之外,后面跟著五六十人的迎親隊,甚至是抬轎子的人都是田老八他們劉峰依仗之人。
而且他們全部都是自發組織。
一些人浩浩蕩蕩的到了溫皇縣,熱熱鬧鬧,到達溫皇縣的時候已經是傍晚。
當夜劉峰給全部人馬安排了集中吃住,花費了十余兩的銀子。
第二天一大早,劉峰帶著人到了鏢局。
此刻的德義鏢局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早就張燈結彩,布置得喜氣洋洋。
再加上一些圍觀的老百姓,人很多。
這年頭,能不能吃飽肚子都難,這樣熱鬧非凡的婚禮少見。
自打天災和戰爭開始,官府制定了嚴格的結婚年齡,女子適婚,基本上都是官府派人送去。
儀式見到,一杯交杯酒,拜個天地,禮成即可入洞房。
到了鏢局的門口,劉峰趕緊低著頭。
“翟山川,碎銀子,銅板什么的多扔點。”
出門前,劉峰早就和翟山川交代好了,足足準備了五千的銅錢,就是用來這時候撒出去的。
喜錢雖然不多,但是主打一個吉利和排場。
不能讓街坊鄰居看輕了武家,背后嚼舌根說武家出嫁女兒看著熱鬧,卻一毛不拔。
“送喜錢,接新娘了。”
銅錢嘩啦啦地被撒出去。
無數的銅錢落地,甚至是有的還沒有落地,就被老百姓帶走,無數人一擁而上,鏢局門口反倒是敞開了。
劉峰站在門口,將自己紅色的喜服整了舒展,這才往院內走去。
院內,武三通和計師爺等人早已經準備好了,往正堂一坐,等著劉峰前來奉茶。
這是幽州的規矩,這碗茶代表著新郎的孝心。
自此以后,武三通和夫人就是劉峰的岳父岳母。
“岳父,岳母……。”
武三通今天笑得分外開心。
“好好,好啊,劉兄弟,自此以后,我們可就是一家人了。”
劉峰在這邊應酬其他的事情。
吳江則是帶著翟山川等人接新娘。
等劉峰處理完正堂的事情以后,剛到門口,就看見新娘已經在轎子里了。
在幽州,這些大戶人家的還有規矩,那就是儀式結束之前兩人不能見面。
武香悅只能在新房內等著,等著劉峰忙完了其她的事情再來掀紅蓋頭。
出門之后,劉峰對著武三通二老一拜,這才翻身上馬。
“翟山川,撒錢。”
哈啦……。
半空中銅錢就像是下雨一般。
此刻鏢局的人已經拉著鏢車和陪嫁出發。
一路出城,一路撒錢,百姓們一路跟著劉峰到了城門口才停下。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