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在第三天上午,雨勢稍歇,他立刻收拾好給張濟仁準備的枸杞,告別家人,踏上了前往四九城的火車。
綠皮火車哐當哐當地駛離連山,車窗外的景物緩緩后退,王衛國的心卻早已飛到了千里之外的四九城。
他靠在硬座上,閉目養神,腦海里盤算著后續的安排。
這次去四九城,除了將枸杞親手交給張濟仁,確認爺爺后續的治療方案,他并不打算多做停留。
兩天后,王衛國風塵仆仆地站在了張濟仁的四合院門口。
張老見到他,又看到那包得嚴嚴實實的極品野枸杞,眼中滿是開心。
張濟仁仔細檢查了枸杞的品相,連連點頭。
“放心,你送了這個,我怎么說也得說話算數。等我再配上手頭幾味藥,你爺爺的眼睛,恢復的把握就更大了。你放心,年底之前,我一定讓他重見光明。”
得到張濟仁肯定的答復,王衛國心中最重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
他婉拒了張振興留他吃飯的邀請,便匆匆趕往火車站,踏上了歸途。
回到沈家村時,已是九月初。
連綿的秋雨洗刷了整個世界,山里的空氣清新得能擰出水來。
王衛國在家稍作休整,便將目光投向了村子東頭的十里墳。
十里墳并非真有十里長的墳地,而是一片綿延的山林。
這里山勢陡峭,人跡罕至,是各種草藥和野物的天然寶庫。
王衛國打算趁著雨后初晴,進山碰碰運氣,看能不能尋摸到一些年份久的人參、靈芝之類的珍貴藥材,為爺爺的康復和家人的調理身體再添一道保障。
他跟沈青青交代了一聲,背上干糧和水壺,腰間別上柴刀,便一頭扎進了蒼翠的深山。
這些年,隨著他帶著村里人幾次三番地進山“掃蕩”,十里墳外圍的野豬、狍子明顯少了很多,連野雞都變得警覺了許多。
王衛國對此心知肚明,他這次的目標本就不是那些野味。
他循著記憶中草藥生長習性的規律,專往那些陰濕、腐殖土豐厚的老林子里鉆。
這一轉,就是一個多月。
風餐露宿,與鳥獸為伴。
王衛國仿佛又回到了前世在深山老林里執行任務的日子,整個人都透著一股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沉靜與鋒銳。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個月下來,他陸陸續續找到了十幾株人參和靈芝。
只可惜,這些藥材的年份大多只有一二十年,藥效雖也不錯,但離他期望中的百年老參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王衛國心里清楚,真正的好東西,都藏在人跡罕見的深山老林核心地帶。
那里環境復雜,毒蟲猛獸出沒,不是他現在這樣單槍匹馬、準備不充分就能輕易涉足的。
眼看中秋將至,王衛國收拾好采到的藥材,心滿意足地回了村。
他不在的這段時間,村里一切井然有序。
沈富民和沈建山已經能獨當一面,不僅自己組織人手出了幾次海,收獲頗豐。
還按照王衛國的囑咐,給青龜島的駐軍送了一次補給物資,任務完成和關系維護都相當到位。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