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奢望明昭能拿出解決“東風-7”機翼的完整方案,那太不切實際了。
他只希望能從這位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大佬這里,得到一點點啟示,一點點方向!
哪怕只是一句“用xx材料試試”或者“xx結構可以簡化”!
霍華站在一旁,看著首長近乎失態的樣子,再看看石桌上那復雜到令人眼暈的戰斗機圖紙,心情復雜。
他知道“東風-7”項目對國家意味著什么,也深知其中的困難。
但他更清楚,讓明昭去解決一個她完全不感興趣的“大問題”,難度有多大。
明昭的目光終于從手中的小零件移開,落在了鋪開的機翼圖紙上。
她沒有立刻去看那些復雜的線條和數據,反而先拿起了旁邊那份寫滿失敗記錄的匯報。
她看得很快,手指在那些標注著“材料斷裂”、“疲勞壽命不足”、“顫振臨界點過低”、“加工變形超標”等字樣的地方快速劃過。清澈的眼眸里,數據流無聲地奔騰、分析、比對。
幾分鐘的沉默,對張明遠來說卻像幾個世紀那么漫長。
他緊張得手心全是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明昭的臉,試圖從她毫無表情的臉上捕捉到一絲信息。
終于,明昭放下了那份報告。
張明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明昭抬起頭,目光平靜地看向張明遠,沒有猶豫,沒有為難,甚至沒有一絲波瀾,仿佛只是回答一個“晚飯吃什么”的問題。
她用她那標志性的、清晰無比、直不諱的語調,拋出了一句話:
“錯誤。很基礎。”
張明遠:“……??”錯誤?基礎?什么意思?他一時沒反應過來。
明昭似乎覺得他沒理解,伸出纖細的手指,精準地點在機翼設計圖上一個連接處的結構上,又指向報告里反復提及的顫振問題源頭數據。
“這里。材料屈服強度計算錯誤。低估了237。”她的語氣平淡得像在陳述一個客觀事實。
“這里。結構共振頻率匹配錯誤。高了153。”
“這里。氣動載荷分布模型,過時。偏差均值,186。”
其實不是專家們算錯了,而是雙方用的公式不一樣,明昭的理論知識來自于星際聯盟,是經歷無數時間的成長去推算的,所以她計算出來的值比現在的科研人員們計算的,要更加精準許多!
科研人員的計算去實施只要再稍微調整一下,也能行!
但遠不及明昭計算的結構數值穩定!
但隨著她每點一處,每說一句,張明遠的心就往下沉一分!臉色也白一分!
這些被他們反復論證、視為核心機密的計算和設計……
在明昭口中,竟然全是很基礎的錯誤?!而且錯誤數值精確到了小數點后一位?!
這簡直是把項目組所有專家的臉按在地上摩擦!
但張明遠卻生不出半點反駁的念頭,只有巨大的震撼和……一絲荒謬的狂喜?
因為明昭既然能如此精準地指出錯誤,意味著……她懂!而且懂到了骨子里!
“那…那依你看……”張明遠的聲音干澀發緊,帶著小心翼翼的試探。
明昭收回手指,目光掃過圖紙上那些標注著現有材料性能的可憐數據,眉頭幾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似乎對如此低劣的性能參數感到一絲嫌棄。
她沉吟了大約三秒——對明昭來說,這已經是相當漫長的思考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