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煉鋼線的拆除還是運到國內重新安裝,以及將來的生產線調試,梅鋼都要從西尤明斯聘請相當數量的工程師,能幫西尤明斯緩解一部分當前所面臨的裁員壓力。煉鋼線的設施便宜賣給梅鋼不算,煉鋼線要運轉起來,還有西尤明斯工業集團的一些技術在,技術的轉讓也能叫西尤明斯獲得一筆額外的收益。
為了節省費用,趙東、潘成與周知白先期率隊到伯明翰,確認煉鋼線能用,而且初步接觸中西尤明斯工業集團也表現相當的誠意,就直接租下西尤明斯的一棟工人宿舍,作為新項目在海外的籌備處使用。
西尤明斯方面,也是直接委派鋼鐵廠的總經理戴維.艾倫等人,專門負責跟梅鋼接觸。
戴維.艾倫才三十五六歲,是典形的英格蘭白種人男子,高大的個子,金發的頭發。如此年輕的他,能在風格保守的西尤明斯工業集團內部**負責一家年產四十萬噸鋼的鋼鐵廠的運營,也算是年少有為、頗有背景。
不過,這條生產線在給梅鋼拆遷之前,鋼鐵廠絕大多數員工就要都給裁員掉。戴維.艾倫即使能在西尤明斯工業集團內部獲得新的職位,但也不會太理想。
戴維艾倫的專長,是在傳統工業的運營管理上,而整個伯明翰的傳統工業集群,都在萎縮;西尤明斯的另一家鋼鐵廠,過兩年將有可能會拆除,戴維.艾倫的專長繼續留在伯明翰也將罕有用武之地。
故而沈淮過來后最初幾天,戴維.艾倫倒是頗盡職業經理人的本份,但也情不自禁的流露出一些意志消沉來,談不上特別的熱情。
戴維.艾倫這樣的外籍管理人員,年薪動輒要十幾二十萬英鎊,梅鋼現在是用不起的。
當然,就算沈淮愿意長期聘請,人家也未必樂意。
戴維艾倫及其他西尤明斯參與洽談的工程管理人員,對梅鋼的行為充滿疑惑跟不解,他們心里充滿著疑惑,把一條再過兩年就要報廢的煉鋼線這么費心的拆回去干嘛?真能裝起來再運營十年八年嗎?
窮人想象皇帝整天用的是金扁擔,皇帝則疑惑窮人何不肉糜。
也不知道是不是孫啟義在背后放出什么風聲,孫亞琳的父親沒有抽空到伯明翰來;沈淮也沒有時間去巴黎去見孫家故人,也知道這次過去不會有什么理想的結果。
由于趙東、潘成、周知白他們前期帶隊,做了大量的細致工作,沈淮趕到后,做決策也就迅速。
也了趕得巧,西尤明斯的這條煉鋼線計劃圣誕節之后就正式停止運轉,沈淮還能抓住最后的兩三天時間,能在煉鋼線運轉時,更好的觀察設備的實際狀況。
梅鋼現在運行的主力電爐鋼線,就是從英國引進的八十年代初期技術;跟西尤明斯的這條線在技術上很接近——這也是沈淮一定要拿下這條線的主要原因。
以梅鋼現有的技術力量,運營好這條線有非常大的優勢。錯過這個村就沒有這家店,沈淮也只能咬牙而上。
沈淮爬前爬后用了三天,與周知白、趙東、潘成一起,把一些前期不大能確定的疑點敲定,就在伯明翰郊外的工人宿舍里,正式決定上馬新項目,跟西尤明斯工業集團展開拆除以及相關技術引進的談判。
沈淮決定生產線拆遷跟工廠基建同時進行。
整條生產線的設備拆下來,裝船運回到國內,差不多需要四到六個月。沈淮顯然不會讓這四到六個月的時間,讓國內坐在那里空手等待。
沈淮決定由趙東先返回國內進行工程前期建設的籌備工作,他與潘成先留在伯明翰,就在伯明翰郊外的工人宿舍里,跟西尤明斯工業集團一邊進行談判,一邊把鋼鐵廠的圖紙翻譯過來。
沈淮也是想要國內的設計院能直接套用西尤明斯鋼鐵廠的基建方案,然后在建設過程當中,才做技造方面的考量,這樣能最大限度的節約費用,節約時間,加快項目的建設進度。
周知白有鵬悅的一攤事要負責,不可能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這個項目上。由于鵬悅跟英國方面有廢鋼貿易業務上的往來,他會額外負責將來設備運輸的事宜。
孫亞琳則飛往法國,繼續負責資金的籌措。
要沒有更多的資金進入,前期湊出來的一億資本——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拿土地折算出來——就算從業信銀再貸幾千萬,這點資金也不夠三四個月的消耗。
三四個月,要沒有新的資金進來,連拆下來的設備都沒有辦法運回國內,項目自然就沒有辦法繼續下去。
沈淮在伯明翰住了二十天,等把協議細節敲定,讓潘成等人繼續留在英國,他則獨自返回國內。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