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寒蘇來之前,早已交代烏萱,讓人看著皇子公主們,不要讓他們吃了小魚干,免得出了問題,來尋皇后的釁。
烏萱自是不會大意,早早安排好人。
小孩們摸到了小浪花,一會兒尖叫,一會兒咯咯笑。
坤靈宮格外熱鬧。
孩子們快樂了,宮妃們卻覺得折磨。
她們想去御花園,偶遇皇帝,做第二個玉妃。
等皇后被小孩們吵得已有不耐時,底下的年輕妃子先坐不住了,提醒道:
“皇后娘娘,賞花會何時開始?我們不著急,就怕皇上先去了,空等咱們。”
皇后順勢道:“寒蘇,你帶小浪花回去吧。各位妹妹,我們這就去御花園。”
小孩們舍不得小浪花。
董寒蘇溫和地笑道:“喜歡小浪花,可以下回再來呀?小浪花一直在這兒。”
只要他們不怕皇后,敢來,敢開口。
她收走了小孩們手中的小魚干,讓小宮女帶他們去洗手。
有心想做點什么的妃子,見狀,只能歇下心思。
小浪花一直在這兒,董寒蘇也會一直在這兒,她跑不掉。
熱鬧的坤靈宮,不到片刻,便冷清清的。
辛嬤嬤低聲道:“寒蘇,以后能不出坤靈宮,便不要出去。”
“是,我聽嬤嬤的。”董寒蘇乖巧地應下。
烏萱告訴她,今日衛嬪和林昭儀費盡口舌,非讓她露面,皇后才叫她來的。
可能幕后人想對她動手了。
也可能純粹好奇,扳倒溫玉妃,又破壞了幕后人布局的人,是誰,長什么樣子。
別人不知幕后人是誰,董寒蘇卻能猜到幾分。
前世她跟在紀徵身邊,紀徵回宮后,暗中調查玉妃通奸案的真相。
當年皇帝對外只說,有人陷害玉妃通奸。宮里宮外都懷疑是皇后干的。
玉妃不貞,被病逝。
其子紀徵病弱,閉門養病,其實是被打入了冷宮。
而紀徵查出來的是,玉妃與那姓王的侍衛在宮外便曾訂過婚,因玉妃貌美,溫家為博圣寵,匆匆退婚,送她入宮選秀。
玉妃身邊的宮人沒扛住刑,吐出真相,并且從玉妃的芳盈宮里搜到了與侍衛的定情信物。
是信物,不是直白的信件。
這令皇帝反而越發篤定,玉妃與侍衛經常暗通款曲。
皇帝一怒之下,賜死玉妃,殺得人頭滾滾,元宵節后,把四皇子驅趕到冷宮。
而引導小紀徵帶皇帝去捉奸的奶娘,背后肯定有人。
這個人,極可能是皇后,只是皇帝念舊情,沒有廢黜皇后。
因此,紀徵根本不信他的母妃會與侍衛有私情,認為一切都是皇后害的,一直在查找證據,為玉妃正名,為他自己正名。
董寒蘇活到了十年后,看到了后續發展,且是旁觀者,反而看得更清楚——
玉妃一案中,最后的得益者,是喬貴妃。
她分走了皇后一半的權力,趁七局一司的掌事女官落馬,趁機安插自己的人手。
那十年里,皇子們包括太子和五皇子紀衢,一個個死去,喬貴妃生的六皇子紀銜雖活著,卻斷了一條腿,成了瘸子。
不然的話,也輪不到四皇子紀徵這個冷宮皇子,重得圣寵,被皇帝接回皇宮,還讓他在皇后的葬禮上摔盆。
董寒蘇前世死前,已有消息傳出,皇帝準備封紀徵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