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之火,遠勝木炭,故而色白”
秦源以一個臣子的本分,恭敬的,卻又無比清晰的,為這位未來的帝國君主,解答著每一個問題。
他沒有講什么深奧的大道理。
只是在不經意間,將一些關于“實證”:“邏輯”:“格物致知”的思想,潤物細無聲的,灌輸給了這位仁厚的太子。
兩人就在那爐火熊熊的工坊旁,一問一答,長談了許久。
李治的眼中,對秦源的敬佩,越來越濃。
他發現,這位傳說中的定遠侯,不僅有經天緯地之才,更有一種讓人如沐春風的謙遜和耐心。
這次看似尋常的視察,卻在李治的心里,留下了一顆極為深刻的,名為“秦源”的種子。
也為秦源自己的未來,埋下了一顆,或許在很多年后,才會生根發芽的,至關重要的善因。
而他剛剛到手的封地,藍田縣。
雖然人還沒去,但他派出的第一批管家,已經帶著他的親筆信,和幾樣新式的農具圖紙,上路了。
他要在自己的封地上,悄悄的,開始一場關于農業的,新的革命。
至于那些曾經的對手。
無論是博陵崔氏的殘余,還是高陽公主的怨恨。
如今,在秦源的眼里,都已經不再重要。
他們,只能在遠處,眼睜睜的看著自己,一步一步的,走上這座帝國的巔峰。
連嫉妒的資格,都沒有了。
剩下的,只有仰望。
時間匆匆。
雪花鹽,火了。
玉肌皂,火了。
定遠侯府出品的任何一樣東西,只要一出現,就會在長安城里,引起一陣風潮。
然后,問題就來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