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也贊同,且我們可以分批次、分河段來實施,如此壓力就沒有那么大了。”
“臣附議!”
“臣附議!”
……
群臣紛紛贊同工部尚書范景文的方案。
至于說皇帝的退耕還林的方案能不能徹底的從源頭上解決黃河的泥沙問題,這不需要考慮。
俗話說的好:有棗沒棗先打兩桿子試試。
皇帝一直的想法很粗暴和直接,實踐出真知,花個百萬兩銀子找個地方試試不就知道了嗎?
反正如今的大明也不缺這么點銀子。
“既然諸位愛卿都同意退耕還林的這個方案,那此事就暫時先這么定了。
工部梳理一下,通知沿途各州府府縣仔細調查地形地貌、各種易于存活且固沙的樹木等等,做一份整體的方案上來,等大災結束了,咱們就找個地方先試試。”
“臣遵旨!”
“畢愛卿,你們戶部壓力很大呀,朝廷到處都需要銀子,不是朕好大喜功,而是不得已。
這些事情放在歷朝歷代的君王身上都不大可能會提上日程更可能實施,希望你能明白朕的苦心!”
“陛下放心,臣明白!”
群臣也是心中猛的一顫,自然是明白皇帝的話中的意思,而后齊齊道:“陛下放心,臣等必竭盡全力,完成陛下所托。”
崇禎點了點頭,話鋒一轉:“那咱們繼續回到之前蜂窩煤的話題上來,蜂窩煤、打煤槍、新式煤爐都可以授權給各布政司,定價要合理。
另外,府城城內三年緩沖期,三年后禁止使用木柴,縣城八年內禁止使用。
鑒于煤炭是北多南少、西多東少,存在運輸問題,南方和東方比預定時間晚上一到兩年。
至于村鎮鄉野百姓等以后再說,只要百姓們富裕起來了以及看到煤炭的優勢,他們自已會主動選擇煤炭的。”
“臣以為問題不大!”
范景文思索了幾息:“大明如今有兩百余府,縣城兩千余個,城內居住人口也不過七八千萬人,不足大明的一半,且本來就有很多使用煤炭的。
城內百姓不是不想用煤炭,而是煤炭味道較大且容易出事兒,木材火力旺但灰塵、煙塵大,現在有更好的選擇他們自然會選擇的。
其實木材的價格比煤炭的價格還要高出一成左右,多出兩三來兩銀子對城內百姓來說不算什么。
至于說供應量應該也不大問題,五年的時間足夠我們勘查出更多的煤礦,且以重金懸賞工匠們,開采技術和水洗煤重復利用技術等等會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突破。”
“那次是就交由工部全權處理了!”
“臣遵旨!”
崇禎擺了擺手,看向群臣:“工部的事兒就先到這里,下一位誰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