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在各個方面對標陳氏!
文化領域,陳氏有政治學,張氏有道學,孔氏有儒家學說,其余的不少學閥家族也各自有自已的思想,但若是論對抗的話,除卻儒墨道法之外,其余的都不能與陳氏的政治學抗衡。
因此,能夠選擇的家族只剩下了孔氏、公輸、墨氏、張氏、以及李氏、韓氏。
而其次,便是要在“底蘊”上與陳氏差不多。
也就是說至少要傳承八百年屹立不倒!哪怕是這八百年來或遭遇風雨,或遇到了什么危險,如今的地位大不如前也是一樣。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他需要比較強大,但又不能太過于強大。
否則皇帝就不是扶持了一個“棋子”而是扶持了一個棋手!
選來選去,只有孔氏了!
這也是為什么孔氏會出現的緣故了。
王一舟看向陳亦舟,眉宇中帶著幾分的試探之色:“陳兄,如今....我等又該如何?”
陳亦舟只是看了一眼王一舟,又看了一眼貌似并不在意的謝子升:“等就是了。”
還是一個字。
等!
等什么?
很快的,謝子升和王一舟就知道了。
........
開皇十三年,秋末。
天子的身體就像是被戳破了的氣球一樣,迅速的衰落了下來,而這個時候朝堂上的政治局勢卻發生了改變。
晉王一脈得到了獨孤氏的支持之后,勢力大漲,而此消彼長之下,失去了獨孤氏支持的太子楊廣則是勢力衰微,只能夠在晉王的攻擊之下苦苦支撐。
開皇十三年,冬。
洛都第一場大雪落下的時候,從深宮之中出來了一封詔令,這封詔令徹底的改變了整個大隋的政治生態。
天子令。
天子病重,太子監國。
這本是一條很正常的命令,但這一條命令的末尾還有另外一句。
晉王隨同監國。
是的。
一個國家,有兩個監國之人。
而輔政大臣的選取也頗有深意。
一個中立派——陳安哲。
一個晉王黨——獨孤信。
一個太子黨——裴世矩。
兩個黨派,三個輔政大臣,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和平狀態。
晉王黨也好,太子黨也好,他們都在這個時候將目光看向了另外一個黨派。
中立派。
或者,他們還有另外一個更加明確的名字。
“陳黨”
官渡陳氏的陳。
一場無聲的硝煙,即將爆發。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