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晉王的拜訪,陳亦舟并沒有覺著意外。
科舉制大幕拉開在即,陳氏一定是會有子弟參與其中,而這參與其中的子弟大部分情況下是沒有辦法再次脫身而出的。
所以這些人便是陳氏在朝堂中的一股力量,這兩個人便可以代表著陳氏的“勢力”頭領,若是能夠讓這兩個人支持自已,那么便代表著陳氏會支持他!
只要陳氏支持了他,那么不管獨孤氏是否會反悔,不管皇帝是否喜歡他,不管皇帝想做什么,他都一定會成為皇帝,會坐上那個位置!
所以晉王必定會出現在官渡公、或者說出現在秦王府中。
這便是一切一切的原因!
至于陳氏子弟不能夠拔得頭籌?
這簡直是危聳聽——沒有人會覺著陳氏的人參與了科舉制之后無法拔得頭籌,也沒有人會覺著陳氏的這兩位賢才是愚蠢之人!
再者說了,即便這兩個人愚蠢不堪,又和他們科舉拔得頭籌有什么關系?
只要他們參與,狀元與榜眼、或者說探花的名額便已經內定了,甚至是全天下人都不會有什么反對意見的內定!
第一屆的科舉考試,只有這兩個人站在前三位之中,才能夠使得第一屆科舉考試順利進行下去,順利的公布!
為什么?
因為世家門閥不可能允許寒門子弟在第一屆中占據狀元的位置,那豈不是打了全天下門閥的臉?
說全天下的門閥世家都是一群蠢貨?甚至連泥腿子都爭不過?
這畢竟是第一屆!
可若是讓門閥世家占據了這個位置,那科舉制存在的意義豈不是被打破了?
所以必須找一個既是門閥世家,又不是門閥世家的人來坐這個位置。
那就是陳氏!
在物理意義上是門閥,在精神意義上不是!
........
秦王府中
“在下冒昧來訪,不知是否打擾了秦王?”
晉王與秦王雖然是一樣的封號,甚至晉王理論上要比秦王尊貴一些,畢竟他是皇子,是君的一種!
但在陳亦舟的面前,晉王就像是一個尋常的晚輩一樣謙遜。
陳亦舟只是淡淡的笑了一聲,而后說道:“殿下何必如此客氣呢?只是不知道,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晉王微微一笑,并沒有拐彎抹角,只是說道:“本王此次前來,是想要助陳氏更上一層樓的。”
他十分坦誠的將獨孤氏來找自已的事情說了出來,而后看向陳亦舟說道:“此時,本王得到了獨孤氏的全力支持,只要陳氏也支持本王,本王一定能夠坐上那個位置。”
晉王的聲音十分沉肅:“本王可以給陳氏一切陳氏想要的!”
他從袖子中推出了一卷堪輿圖,放在了陳亦舟的面前:“秦王,此時您已經是異姓王了,下一步不就是那個位置嗎?”
“可是,如果您像是當年的父皇一樣坐上那個位置,陳氏數百年的經營便破了。”
“所以您不能夠成為皇帝。”
“可是誰想要屈居人之下呢?”
“因而,本王愿意在給予秦王真正的封地,將長江以南的所有地方全都劃給秦王!”
“屆時,秦王依舊是秦王,但卻是有封地的,有自已國度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