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祂看來,彌勒佛這揮出的氣息,多半是想要害林永安。
但哪吒三太子打算用力捅刺火尖槍時,已是清晰感覺到...有一股巨力壓在了祂的火尖槍上。
朝著旁邊看去,發現竟是二郎神立刻移形換影來到祂身旁,按住了火尖槍,更是對其輕輕搖了搖頭示意。
擁有大神通的彌勒佛,亦是知曉當前所發生的種種事情,但其沒有半點的緊張和擔憂,僅是依舊笑著道。
“三太子,無需擔憂。”
“本尊僅是用點小神通,將這娃子的佛緣和經歷顯現出來,讓汝們仨能好好看下,為何吾會說出先前那番話。”
“同時,本尊也想看下這娃子,是否真如悟空和三太子說的那般,會因如今的陽間繁華,不愿再入佛門,不愿再誦經敲鐘。”
說完之后。
彌勒佛又繼續的大手一揮,林永安身上的淡淡黃光,被引導驅使著來到了布袋外,化為邊緣模糊的長方形光幕。
而在這幕布之中。
忽然出現了一位估摸約十八歲的少年,這位少年的眉眼清秀,身材瘦削,穿著簡單的粗布衣裳,正背對跪在一個蒲團上。
這地方好像是一處破廟,前方擺著一尊僅有小臂大小的鎏金佛像,在燭光的映照下,這佛像好似都在熠熠發光。
在燭光的照耀下,一個有些佝僂的瘦弱影子逐漸靠近。
一位發須潔白的老僧手持著剃刀,緩緩走到這位少年的身前,輕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后,開口道。
“娃子,你可真當要入佛門嗎?”
“往后不殺、不盜、不淫、不貪、不嗔、不癡、不兩舌、不惡口、不妄、不綺語......”
“從此不理世俗之事,斬斷世俗之情,一生苦行修佛,只求那西天禪意,尋一個真切的佛心。”
“修佛很苦,苦行僧更難,你若想反悔,如今還有機會。”
“若等老僧的剃刀落下,將你的三千煩惱根刮掉,一切便已是注定,此生皆要清苦度過,一生如一日。”
“師父,弟子無需反悔,也永不會反悔。”一道有些青澀的話語隨之傳來,這位少年更是昂起頭,看著那老僧格外肯定的點頭道,
“弟子心有所感,此生就該修佛,苦行度過。”
“現在即便是有一屋金黃酒肉,滿屋嬌娘妻妾等候,弟子也不會有半點猶豫,更不會多看一眼。”
“弟子只愿入這佛門,整日對著佛像誦經也愿意。”
當這畫面中的少年抬起頭之時。
同樣正看著這畫面的三尊兇神,立刻便發現了...這位少年的長相,竟是跟現在布袋里的林永安,有那八分相似。
以三尊兇神的見識和道行,已經是第一時間確定,當前正打算剃度的少年,多半就是林永安的前世。
始終是笑瞇瞇的彌勒佛,則是捻著佛珠,無比滿意的點頭道。
“這便是布袋里小娃的第一世啊。”
“這一世,他原本是世家之子,結果適逢多國戰亂,家人全死僅剩其一人。”
“最終十八歲入佛門,佛號為圓凈,而帶領他入佛門的師父,則是一位居無定所,云游各地的苦行僧。”
“這一世,他過的很苦,但卻積攢了不少的功德善行,尤其佛心更是遠比尋常僧人要堅固。”
在彌勒佛講述的時候。
那布袋前的畫面,也在不斷持續的進展著。
三尊兇神能夠清晰看到...在入了佛門之后,這佛號為圓凈的和尚,真當就是腳踏實地,極為虔誠的開始向佛誦經起來。
由于其師父是云游僧人,所以他也跟著居無定所云游。
那適逢千年之前,王朝戰亂之際,各地餓殍遍地,瘟疫滋長,平民百姓過的凄苦無比,日日難得幾粒米吃。
師徒倆云游各地,因知百姓都難,所以不到各地化緣也就罷了,竟還主動去尋各種藥材,只為救下那些得了瘟疫的鄉親。
這一去,便是二十多年。
原本的師徒倆,變得僅剩下圓凈和尚一人,但其依舊走在路上,在各地積攢善行,更不忘日日夜夜誦經。
最后恰好在一處破廟壽終正寢,被附近的鄉親發現,才得以安葬。
隨著這畫面結束。
正在熟睡中的林永安皺了皺眉頭,似乎他當前正做著的夢,有著前所未有的真實。
下一秒。
全新畫面顯現而出。
有位衣裳襤褸,宛如乞丐模樣的少年,正端著一個破碗,低頭跪在一處寺廟前。
雙膝早已跪破,渾身也被大雨淋透,寒風不斷的涌來,令其止不住的顫抖,可他依舊是沒有移動半點。
這少年的長相,跟林永安依舊是有八分相似,宛如是一個模子刻出。
就在天即將徹底暗下時。
原本緊閉的寺門打開了,一位同樣剃著光頭的小和尚,朝著正跪著的少年,無奈開口道。
“嘿,進來吧。”
“一天一夜已經過去,師父已經愿意收你為徒了......”
挺著圓肚子,滿臉笑意的彌勒佛,又是繼續開口道。
“這是小娃的第二世。”
“從小就是個沒人要的乞兒,一路顛沛流離活到十七歲,意外聽到城外的佛寺方丈收徒,便來此跪了一天一夜,最終入了佛門。”
“相較于第一世,這第二世的他,身上有了不少從小當乞兒立下的壞習慣,但就是在其師父和佛祖的教導下。”
“一點點的壞習慣都被改變,最終成為真正的高僧。”
畫面開始連續的變化。
第三世、第四世、第五世、第六世......
林永安的每一個前世,都在畫面中清晰展現,已是讓三尊兇神都越發明白,為何彌勒佛會專門為其來此。
從起的數個前世來看,這娃子真當就是修佛的料啊。
一連幾世全入了佛門,而且都是高僧,沒被各種各樣的世俗誘惑,嚴守著清規戒律。
而且,這幾世中做的善行極多,所積攢的佛緣更是難以想象。
就在三尊兇神有些凝重之時。
那畫面又開始變了,這已經是林永安的第九世。
一個寫有含光寺三字的牌匾,伴著旁邊一株巨大,枝丫被風吹到飄搖的榕樹清晰的出現在畫面之中。
緊接著。
畫面又到了一處佛殿之中。
但跟先前不同的是...這次竟有兩個小娃一同剃度,一位慈眉善目、穿著補丁法衣的老僧,將小娃的最后一點頭發剃掉后,才笑著點頭道。
“好了,剃完頭發后,以后你們倆就是老僧含光寺里的小沙彌了。”
“雖然你們一個十歲,另一個才六歲,但佛號也可是少不了的哩,讓師父我好好的想一下。”
“現在已經到慧字輩的,那你們倆啊...師兄就叫慧真,師弟便叫做慧覺,可好?”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