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閩地游神往事 > 第五百一十七章 韋陀樓至,時間以到,還不...歸位!

                第五百一十七章 韋陀樓至,時間以到,還不...歸位!

                正月初一,去宗祠拿福橘。

                是榕城的村鎮中,極為傳統的一個民俗,尤其在金風縣最為盛行。

                只要是村中的大姓。

                基本都會修有宗祠,平日里有些嫁娶祭祀,就會在這宗祠中進行,大年初一分福橘自然也是在宗祠中。

                家里每有一口人,就能拿到兩顆福橘。

                這福橘基本都是小孩子早上去領,剛領到壓歲錢的小孩子,同樣也是樂的去做這件事。

                因為,每年在領福橘的時候,祠堂門口都會擺著很多賣零食的小攤,有糖葫蘆、麥芽糖、糍粑丸子等等。

                以往的時候,要是亂花錢買這些零食,家中愛嘮叨的媽媽,難免會啰嗦幾句。

                但正月初一這天。

                由于閩地一直以來的特殊傳統,都不會在這天打罵孩子,所以花錢買上點零食吃,自然也不會被嘮叨啰嗦。

                每當過年時候,最開心的永遠都是小孩子,就算不讓這些娃子幫忙分福橘,肯定也會到處亂竄放鞭炮玩耍。

                而且,去領福橘也是一件能沾染福氣的好事。

                村中長輩們一直說著,愿意去領福橘的勤快娃子,一整年都會平平安安,安安穩穩的長大。

                當然,是不是用這種說法,來讓小孩子去跑腿,就不得而知了。

                ......

                此刻。

                林永安和林永玲兩姐弟,手中各攥著個塑料袋,朝著林氏宗祠走去。

                在嶺勝村中。

                一共有四大姓氏,分別是林、王、張、陳,村中的八成鄉親,基本都是姓這四個姓。

                所以,村中自然就有這四個姓氏的宗祠。

                至于其他姓氏的宗祠,在周邊的村鎮中也有,基本上只要一個姓氏中的鄉親,能有一個稍稍賺了點錢。

                便會出大部分資金,再喊同姓氏的鄉親們集資,將宗祠給修起來。

                對于閩地人來說。

                宗祠的重要性無須多說,尤其是鄉鎮之中,似乎都默認覺得一個姓氏沒有宗祠的話,就上不得臺面,好似容易被其他姓氏欺負。

                兩姐弟朝著宗祠走去時。

                路上還遇到不少年齡相仿的同齡人,都是帶著一個紅塑料袋,明顯都是要去分福橘的娃子。

                而在半空中,三足烏正跟在身后飛著,目光緊鎖在林永安的身上。

                其實剛剛在得到未來佛的命令后,三足烏便以最快速度來到嶺勝村,飛到了林家院子的周圍,準備直接把林永安擄走。

                因為,現在已經是到了應劫之日,無需在拖延等待什么。

                此前將林永安直接擄走的話,還要擔心被其背后高人尋上,導致這靈山雷音一劫被提前發現。

                但既然是到應劫之日,自然也不用再考慮那么多。

                直接把這娃子擄走,蠱惑洗禮,讓擁有一身佛緣的他,變成千佛末尾的樓至佛。

                千佛里面。

                中間的其余佛陀,或許都能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替代,但樓至佛,真當是沒辦法用善人的尸骨來代替。

                因為,樓至佛是由韋陀菩薩修成果位,在佛門之中的象征極其特殊。

                無論從什么角度,佛法或是香火,甚至是道行這些角度來看,極負盛名的韋陀菩薩,怎都不會被排為第一千尊佛。

                百尊,甚至是五十尊之內,才是其最恰當合適的位置。

                之所以會被排為第一千尊,全因韋陀菩薩是佛門第一護持正法的大菩薩,也是唯一背對廟門的菩薩。

                有不少佛客在第一次入寺時,都會聽到這樣的一句話。

                若入佛寺,進門拜彌勒,出門拜韋陀。

                進廟門先拜彌勒佛,因為其身體圓潤豐滿,肚子突出,笑容可掬,能讓佛客信徒心生歡喜,自是能帶著好心情入寺拜佛。

                代表著佛門和佛寺是包容的,無論何人入寺,都能被笑容以對。

                而出廟門離寺時。

                就會見到唯一背對廟門的韋陀菩薩,頭戴金冠,身披金甲,手拿著降魔杵,威風凜凜,霸道神異。

                單看韋陀菩薩的威風之狀,都會讓人心頭微顫,更是能清晰感受到佛寺的威嚴和肅穆。

                這為了表達佛門和西天諸佛,除了有慈悲寬容的一面,也有其嚴肅威儀的一面,要時刻警醒不可行惡造孽。

                未曾作惡,積攢善事,自有西天彌勒佛笑容相對,歡迎入寺。

                若是作惡,造孽不斷,也有韋陀菩薩手持降魔杵,替天行道。

                當然。

                除了這點外,關鍵還是韋陀菩薩曾許下的宏大誓愿......

                “凡有佛經流布處,必有韋陀護法。”

                “你若真修,我必護法。”

                用個稍微不恰當的形容,韋陀菩薩在西天佛門里的地位,就像是道門中的靈官爺。

                不僅有著一身厲害法力,更是嫉惡如仇,護持正法,能感應三洲。

                正因許下了這種宏愿。

                所以,本該早早成佛的韋陀菩薩,硬是等到諸位菩薩修成正果,足足出現九百九十九位真佛后,才帶著一身愿力立地成佛,化為樓至佛。

                代表著賢劫千佛的結束,給千佛畫上一個句號。

                從這幾點來看,便足以看出韋陀菩薩在佛門中的特殊,在這賢劫千佛的重要性。

                甚至,就連寺廟管不管齋飯,都要看韋陀菩薩的降魔杵放置方式。

                對云游各地的僧人來說,剛來到一處不相熟寺廟的時候,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拜佛,也不是拜會佛門師兄。

                而是要回頭看一眼韋陀菩薩手中的降魔杵擺放方式。

                若是韋陀菩薩的降魔杵,是杵在地上,那就表示本寺太小,維持廟內僧侶修佛已是艱難,無法在提供齋飯。

                要是雙手平端著的話,那就代表本寺提供齋飯,管吃不管住,在廟里用完齋飯后,便可繼續上路修行云游了。

                但如果是高舉而起,降魔杵朝著天空,頂在肩膀的話,就表示這里寺大廟大,不僅管吃還管住,要是想修行佛法的話,留在寺內也可。

                當然,這韋陀菩薩的降魔杵擺放方式,只對云游到此的僧人有效。

                如果是信徒佛客的話,可沒有這種說法了。

                基本上都要花錢,或者捐一點香火錢,才能夠吃到寺里的齋飯。

                唯有那種香火鼎盛,佛客眾多的大寺,才會在一月中的某天,免費提供齋飯或素面。

                ......

                由于這種種特殊的原因。

                所以,那精怪需要當前有著一身佛緣的林永安,化為第一千尊的樓至佛,來讓這邢劫千佛徹底顯現。

                其他位次的真佛能用它物替代,樓至佛絕對不可。

                更無需說,樓至佛有著一身厲害道行和佛法,在這靈山雷音立起后,必定會有眾多道門中人來此阻撓斗法。

                若有樓至佛相助,此劫徹底成事,代替靈山的可能,無疑是會再增加幾分。

                盯著走在村路中的林永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