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推開伏念攙扶的手,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儒家弟子,聲音不大,卻重如山岳!
“保住儒家傳承之火不滅,比老夫這把老骨頭的顏面,重要得多。”
說罷,他不顧眾人的阻攔與呼喚,手持竹杖,轉身,一步步,堅定地向著殿外走去。
夕陽的余暉將他的背影拉得很長,顯得格外蒼老,卻又帶著一種奔赴使命般令人心折的決然。
伏念等人僵在原地,望著師叔那漸行漸遠的背影,喉頭哽咽,竟是一個字也再說不出來!
他們知道,荀夫子此去,并非簡單的請罪。
而是要以自身為籌碼,去為儒家,賭一個飄搖未卜的未來!!
......
數日之后,黎明破曉。
這一日的咸陽,空氣仿佛都變得不同。
一種莊嚴肅穆又夾雜著無數希望與緊張的氣息,取代了往日的市井喧囂。
通往考院的各條主干道早已被清空戒嚴。
披甲執銳的秦軍士卒五步一崗,十步一哨。
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四周,確保沒有任何意外發生。
而在指定的集合區域,早已是人山人海。
上萬名通過郡試選拔而來的士子,穿著各自最好的衣衫,背著書箱,按照事先發放的號牌,排成數列長長的隊伍。
他們臉上帶著激動、忐忑、憧憬,以及破釜沉舟般的決絕。
寒窗苦讀十數載,乃至數十載!
成敗或許便在此一舉。
當那巍峨壯麗,前所未見的“萬世書院”巨大的門闕緩緩開啟時,所有士子都不由自主地發出了震撼的驚嘆。
那高聳的圍墻,那莊嚴的主殿,那整齊劃一,鱗次櫛比的考舍。
無不彰顯著帝國的氣度與對此次科舉的重視!
一股自豪與敬畏感,油然而生!!
就在這時,一陣低沉的號角聲響起。
一隊威嚴的儀仗緩緩行來,玄黑色的大秦旗幟迎風招展。
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贏子夜一襲玄衣,金冠束發,身姿挺拔如松。
在丞相李斯、將作少府章邯、廷尉府左監蕭何等重臣的陪同下,緩步登上了考院門前臨時搭建的高臺。
剎那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敬畏、好奇、期待......
種種情緒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