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的鹽業市場被官府牢牢掌控,烏氏倮便將目光投向了塞外。北地郡的食鹽,主要仰仗位于長城外兩百里的“花馬池”(今寧夏鹽池縣、陜西定邊縣之間)。花馬池多鹽鹵,湖水苦澀,湖面在陽光的照耀下晶瑩如鏡,全池白茫茫一片,每年都能出產不少鹽。當地的d衍戎以此為生計,匈奴也將他們視為自己的“鹽奴”。
每年,烏氏的商隊都會分成兩個路線進行貿易。西線是去往月氏湟中,進行各種商品的交換。東線則是先到賀蘭山東麓的匈奴駐牧地,用中原的貨物換取牛馬。然后,他們會趕著牛馬向東走到花馬池,讓馬背牛背馱滿當地的青鹽。接著,再東行至上郡,繼而南下到咸陽。咸陽雖然不缺鹽,但烏氏倮可以將牛馬在此處處理掉,剩下的馬匹則拉著鹽返回北地,如此一來,便能獲得豐厚的利潤。
可自從聽聞巴寡婦清家被遷徙至咸陽,原本開發巴蜀井鹽的權利也被陛下收回,巴蜀之鹽,全歸郡縣開采專營。
幸災樂禍之余,烏氏倮心中不禁有種兔死狐悲之感。秦始皇到時肯定也會派官員直接入駐花馬池,搞朝廷專營那套。
他能感覺到,與掃平六國之時不同,那時秦始皇需要借助烏氏、巴氏等豪商的財力來支持戰爭。而如今,天下一統,秦始皇富有海內,已經不再需要他們這些豪商了。
秦朝的政策在不斷收緊,官府對商業的控制越來越嚴格。留給烏氏、巴氏這樣的豪商的盈利之業,已經越來越少了。
這也是為什么烏氏倮要不計代價,花費兩千萬錢,買下三川、穎川兩郡的茶、鹽、醬油的專營之權。對于烏氏倮來說,他不怕趙高要價高,只擔心趙高不開這個口子。
然而,盡管趙高最終松開了口子,但專營許可卻有地域限制,還要三年一拍。這讓烏氏倮在心中暗罵趙高狡詐。這意味著他必須在每一個三年周期內,竭盡全力地經營,才能確保自己的商業帝國不受到太大的沖擊。
華麗的廳堂之中,燭火搖曳,映照著易華偉略顯深沉的面龐:“其實,我今日特意前來此地,乃是有兩樁大買賣,想要與烏君仔細商議一番。”
易華偉微微含笑,輕輕放下手中那精致的酒杯,看向對面的烏氏倮
烏氏倮聽聞此,放下手中酒杯,鄭重地朝易華偉行了一禮,回應道:
“愿聞其詳!”
看著易華偉,烏氏倮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波瀾,不知這所謂的大買賣究竟是何事。
平心而論,那趙高雖為人狡詐陰險,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確具備一定的能力。更何況,作為秦始皇的影子,烏氏倮在趙高面前根本沒有絲毫拒絕的余地。
易華偉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說道:“我所說的這能帶來巨利的買賣啊,有一樁遠的,還有一樁近的,不知烏君想先聽聽哪一個呢?”
烏氏倮微微一愣,似乎沒想到易華偉會有此一問,不過他很快回過神來,毫不猶豫地回答道:“遠!”
既然如此,易華偉便清了清嗓子,先從遠的說起:“烏君啊,這么多年來,你難道就從來沒有好奇過,那些賣給月氏、匈奴的絲帛,他們究竟是自己留著穿戴享用呢?還是會繼續往西,以十倍的價格,賣給流沙另一邊那些充滿異域風情的邦國呢?”
說罷,易華偉稍作停頓,伸手摘下腰間玉佩,輕輕推到烏氏倮面前,問道:“你看這玉價值幾何呀?”
烏氏倮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起玉佩,湊近眼前仔細端詳起來,那玉佩溫潤剔透,在燭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柔和的光芒。片刻之后,他回道:“這塊玉品質上乘,雕工精細,起碼也值數十百金!”
易華偉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你可知這玉石是從何而來的嗎?”
烏氏倮心中一動,瞬間領會了易華偉的意思,眼神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謹慎地問道:“趙大人的意思是……”
在這個時代,除了那些野心勃勃的征服者之外,商人,永遠是探索發現的急先鋒。
就如同文藝復興后的歐洲人,一直迫切地希望能夠繞開奧斯曼帝國,與印度、中國直接進行貿易,所以他們前赴后繼,不斷地奔赴大海,去探索未知的航線。而在這個時代的中原,不僅皇帝對那神秘的昆侖和西王母充滿了向往,像烏氏倮這樣的商賈,又何嘗不想直接找到玉石的產地呢?畢竟,那意味著無盡的財富和榮耀。
然而,易華偉自己心里清楚,他沒有時間去搞這些,而且,讓那些商人有個榜樣才能充分調動那些人的積極性,所以,這個重任,還是得交給烏氏倮家經驗豐富的商隊才行。
“要找昆山之玉,須走草原西行!匈奴不事貿易,不會故意阻撓,只是匈奴人喜歡劫掠客商,風險亦不小。”
一邊說著,烏氏倮看了易華偉一眼,笑道:“不過,走這條路線,亦能為陛下打探匈奴虛實!”
“烏君果然聰慧絕倫,機敏過人!難怪能賺下如此龐大的家業!”
易華偉輕輕一笑,眼中滿是贊賞之色。緩緩說道:“三百年來,中原大地之上涌現出了許多富商巨賈,然而,能夠富過兩代人的,除了那陶朱公范蠡之外,竟是再無其他,甚至會連累到子孫后代,這究竟是為何呢?難道那些巨賈的子弟皆愚笨不堪,不善經營嗎?依我之見,并非如此。這實則是因為他們雖坐擁千金之財,卻對國家毫無功績可。在君主和大臣們的眼中,他們就如同那虱子一般,是國家的禍害。在重重的打壓之下,那些曾經的千金之子,或許一夜之間便會淪為窮苦之人。”
說到此處,易華偉話鋒一轉,目光再次落到烏氏倮身上:“而如今,烏君為我邦國刺探匈奴、月氏的軍情,此乃大功一件。又為大秦開辟新的商道,這更是功不可沒。如此一來,烏君不僅能夠獲取萬金之財,更是找到了一條保全家族富貴的絕佳途徑。想來再過些年,烏君恐怕當真要封君拜侯了!”(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