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琴后腰傳來的劇痛讓她幾乎站不穩,卻依然挺直脊背:“你們見到王栩時......告訴他,小蕓這次月考又是年級第一。”
她的聲音輕得像一片羽毛,卻重重砸在兩個男人心頭。
“我略通醫道,能給你探一下脈絡嗎?”江昭陽出其不意道。
林秀琴一愣神,最終還是伸出了手。
隨后,江昭陽為林秀琴切脈。
他手指輕輕搭在她的手腕上,閉上眼睛,全神貫注地感受著脈象的細微變化。
接著,江昭陽開始詢問她的生活習慣、飲食偏好以及疼痛的具體感受和發作時間等。
林秀琴一一作答,提及有時疼痛會從腰部蔓延至腿部,讓她夜不能寐。
“林老師,你是在哪兒看的病?”江昭陽關切地問道。
“中醫,仁和堂醫館內。”
“遠嗎?”
“不遠,就在鄉政府往東走五百米處。”
江昭陽一邊傾聽,一邊不時點頭。
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腦海中構建著治療的方案。
經過詳細的問診和診斷,江昭陽心中已有了治療的方向。
“大姐,我們到仁和堂醫館去吧。”
“為什么還要去?我剛從那兒回來啊。”林秀琴有些不解,她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疑惑。
江昭陽耐心地解釋道:“大姐,您聽我說。我現在手里空空如也。”
“仁和堂醫館不僅有相應的診療設備,還有豐富的中藥材,這樣我們可以在那兒當場進行診療,看看效果如何。”
“而且,那里的醫生經驗也很豐富,可以與我打配合,共同為您的病情把把關。”
聽江昭陽這么一說,林秀琴也只好點了點頭。
她勉強答應道:“那……行吧!”
三人隨即出了門,上了那輛五菱宏光。
這時,濃霧漸漸散去,云開日出,陽光透過云層灑在大地上。
五菱宏光在鄉間小路上疾馳。
不一會兒就到了“仁和堂”門前。
青瓦白墻,古色古香的“仁和堂”醫館內,彌漫著淡淡的草藥香氣。
木質的匾額在微風中輕輕晃動,“仁和堂”三個鎏金大字,訴說著這家百年老店的悠久歷史。
三人進得門來。
一個女性中醫聞聲從診室走出。
她身著一襲素色長裙,眉目俊秀,眼神中透著沉穩。
她見到林秀琴痛苦的模樣,快步上前,溫和地問道:“林老師,您怎么又回來了?”
“是病情又發作了嗎?”
“莫急,莫急,先進診室坐下慢慢說。”
說著,她小心翼翼地攙扶著林秀琴,推開診室雕花木門,銅制門環輕晃出聲。
泛黃的病歷冊在案頭整齊堆疊,青花瓷瓶里插著的艾草在晨風中輕輕搖曳。
為這間充滿藥香的屋子更添了幾分古樸氣息。
墻角的藥碾子與搗藥罐泛著歲月的光澤。
女中醫將林秀琴引至診室內那張古樸的紅木診床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