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開戰便取得了一場大勝,朔風城士氣大振,全城上下都籠罩在喜悅當中。
只是,蕭北夢、石觀雨、趙無回和楚岳等人卻沒有太過樂觀。因為他們都很清楚,今日的大勝,主要歸功于出其不意,赫連魁和黑沙將領們沒有料到,朔風城被四面圍城,居然敢主動開城出擊,打了黑沙軍一個措手不及。
等到黑沙軍有了防備之后,再想取得這樣的戰果,幾無可能。
果然,黑沙軍在首次攻城失敗后,稍稍休整了兩天,便立馬做出應對和調整,他們開始在離著朔風城約莫兩里的地方挖掘壕溝,用來限制騎兵的沖鋒。
有了這些壕溝之后,朔風城內的騎兵再次出城出擊,便無法再像上回一樣,能夠追殺出數里,給黑沙軍形成巨大的打擊。
與此同時,蕭北夢還發現了一個異常的地方。
黑沙軍首戰失敗后,那些留在城墻下的尸體,他們都想法設法收了回去。
不過,對于這些尸體,他們處理方式有些令人疑惑,對于一些無頭的尸體,他們直接挖出大坑填埋,而那些有著頭顱的尸體,則是被整齊擺放好,然后用緇車裝去了后方。
針對黑沙軍的古怪做法,蕭北夢和眾人有過探討。
大部分人都認為,黑沙軍將這些相對完整的尸體運走,是準備好生掩埋,給予戰死者必要的尊重。至于那些無頭尸體,因為已經很難辨認身份,處理起來就相對簡單一些,合埋在一個大坑之中。
這個說法能解釋得通,但是,依照蕭北夢對赫連魁的了解,赫連魁對死者并沒有半分的敬畏之心,不會花費人手和精力去好生地安葬戰死者的尸體。
蕭北夢心中隱隱覺得,這件事情恐怕沒那么簡單。
不過,赫連魁收走這些尸體,這是蕭北夢樂于見到的,因為赫連魁若是將這些尸體遺棄在戰場之上,時間一長惡臭難當不說,尸體橫亙在地上,也不利于城內騎兵的沖鋒。
壕溝挖完之后,赫連魁立馬發起了第二波進攻,依舊是四面強攻。
當城頭的軍士們有些難以支撐的時候,朔風城的十二座城門再次轟然中開,騎兵們再次沖擊而出。
這一次,黑沙軍早有防備,在城內的騎兵沖出來的時候,他們迅速停止了進攻,并快速結陣,手持長槍、大斧等長兵器的黑沙兵迅速集結,向著騎兵們迎了上去。
長槍、大斧、陌刀和斬馬刀等兵器都有丈余長,能夠有效地防御騎兵的沖鋒。
同時,一定數量的步兵手握長槍,重重結陣在一起,便如刺猬一般,騎兵們要想破開這些長槍陣,便得付出不菲的代價。
面對步兵的長槍方陣,為了減少損失,騎兵一般會選擇從側翼對這些長槍方陣進行沖擊。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選擇正面沖鋒。
養一個騎兵的成本遠超步兵,正常情況下,主帥不會讓騎兵去和步兵打消耗戰。
蕭北夢主要的時間留在西面的城墻之上,因為赫連魁的大營就在西門的城墻外。
當漠北軍占據上風的時候,他也會抽空去其他三個方向查看。
盡管四座城門之間有專門的傳令兵傳遞消息,但這些傳令兵的速度又哪里及得上蕭北夢。他若是速度全開,幾個呼吸間就能從西門的城頭去到東門的城頭。
黑沙軍改變了打法,協防四座城門的騎兵們的應對方法基本差不多。因為,在第一場攻防戰結束之后,石觀雨和趙無回等人已經料到了黑沙軍會有如此改變,他們提早便商量出了應對之法。
在黑沙軍集結成一個長槍陣,或者用大斧和陌刀相抗的時候,四個方向的騎兵們都會先在馬上彎弓搭箭,幾通攢射下去,將黑沙兵的陣型打亂。
若是對方的陣型亂了,騎兵們便會加速沖擊而出,用重量和速度將他們徹底沖垮;若是對方沒有亂,他們便利用速度在長槍陣的四周快速移動。長槍陣移動速度慢,轉向困難,只要多方襲擾,便能迫使長槍兵們頻繁轉向而急劇消耗體力,從而露出破綻。等到破綻一出,騎兵們便趁虛而入,將其擊潰。
隨著時間的推移,黑沙軍集結成的長槍陣一個接一個地被打沖垮,又現出了敗象。
不過,因為長槍方陣的阻擋,朔風城的騎兵們的沖鋒速度遠不如上一次。速度是騎兵的一大利器,速度一減,其威力便大打折扣。
同時,長槍、大斧、斬馬刀等兵器對騎兵有著巨大的克制作用,騎兵們的傷亡也明顯增加。
這一次的攻防戰在半個時辰之后結束,黑沙兵再一次被打退。不過,他們這一次撤退,不再如上次那般四散逃命,而是有序撤退,在他們的后方,有弓箭手的掩護,還有壕溝阻攔,使得朔風城內的騎兵不能再乘勝追殺。
第二次攻防戰,朔風城再次贏得了勝利,但戰果遠不如上一次。斬殺黑沙兵不到上一次的一半,只有四萬不到,己方損失的騎兵卻是達到了八千之數。
這對蕭北夢以及石觀雨等人來說,這一次的戰斗雖然勝利了,卻是慘勝。
赤焰軍也好、黑甲軍也罷,還是漠北軍,這可都是威震天下的雄兵,每損失一名戰士,都是莫大的損失。
第二次攻防戰之后,黑沙軍又掩埋那些無頭的尸體,運走了相對完好的尸首,休整了兩天之后,再次發動進攻。
第三次的進攻仍舊被朔風城打退,黑沙軍再次損失數萬人,但也對朔風城的城墻以及騎兵造成不小的損失。
…………
整整半個月的時間過去,黑沙軍的進攻極有規律,進攻一次,休息兩天,似乎就是要仗著自己的兵力雄厚,以這種方式不斷地消耗朔風城。
朔風城的城墻根本擋不住黑沙軍,黑沙軍最忌憚的是朔風城內的騎兵。
以這種方式不斷地消耗朔風城內的騎兵,也不失為一個比較穩妥的辦法。朔風城現在就是一座孤城,無論是兵力還是糧草都沒有補充。消耗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堅持不住。
但是,蕭北夢心中有一個疑問,以赫連魁手中掌握的兵力,完全可以讓手下的軍士們不停歇地輪番進攻,讓朔風城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他卻沒有這么做,而是打一次,休息兩天。
蕭北夢盡管心有疑問,但卻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思考,因為,半個月的時間下來,朔風城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糧草急速消耗,雖然在戰爭之初,蕭北夢想盡辦法在城中儲存了足夠多的糧食,北三州的那些學宮弟子們和云水煙也往朔風城輸送了大量的糧草。
但朔風城乃是一座孤城,無源之水,糧草即便再多,也經不起八十萬大軍還有留守百姓們的人吃馬嚼。半個月下來,朔風城內的糧草已經消耗了近三分之一,按照這個消耗進度,朔風城只能再堅守一個月。
除開糧草之外,城內將士的戰斗減員也越來越多,尤其是騎兵的折損很大。即便是赤焰軍和黑甲軍這等雄師,折損的兵力也迫近萬數。
鎮北軍的折損最大,半個月過去,十萬鎮北軍戰死人數超三成,稱得上慘重。
糧草危機加上大量的減員,使得朔風城的士氣日漸低落。
蕭北夢在這段時間里做得最多的事情,便是時不時地去到各支軍隊的營地當中,給將士們加油鼓勁,讓他們相信朔風城能守住。
但是,他的內心很清楚,朔風城是根本不可能守住的,要贏得這場戰爭,希望只能寄托在斷河關那一邊。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