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一個特別小眾的賽道也會有春天。
原本只是一些愛好者自娛自樂的極限運動,隨著武道的出現,大家身體的素質飆升,原本艱難的動作很多人的都能輕易做到。
自己能做到自然就不會純粹當個樂子,這是受眾的增加。
大量武者加入到這項運動里來,也讓這項運動有了更多的觀賞性。
一躍跳過六七米寬的大樓,要知道,之前這個記錄一般也就是三米多的樣子。
之前大家不過是爬一爬四五米的高墻,現在十米已經不是問題,有些角色甚至已經在向十五米的高度突破。
十五米,五層樓那么高了!
更遠的距離,更漂亮的動作,已經足以讓很多動作近乎小說里的輕功。
畢竟古代很多建筑也就兩米多高,故宮城墻也不過十米高,有這個實力去到古代做個江洋大盜都不成問題,還是名動天下的那種。
能來參加比賽的水平就更高了,畢竟已經經過了好幾輪篩選。
動作不達標的不要,體能不及格的不要,一下子要拿出來上千萬做獎金。主辦方也是在下血本。
專門選在了武斗場這種惹眼的地方,獎金倒是其次,場地改造也是上億元的投資。
平地上出現幾米十幾米的高臺,哪怕之前擂臺之下有液壓設計也還差點意思。
有些地方需要增高,有些地方設置抓握點,還有地方設置借力點。
改造成跑酷賽道的同時還要不影響快速恢復成原本擂臺,這都是不小的投資。
再加上廣告宣傳和全渠道推廣,整個項目沒個大幾億是下不來的。
只能說主辦方野心很大,這哪是跑酷比賽,分明是布局武道身法賽道。
一場比賽下來,賠錢都沒關系,重要的是打響知名度,只要行業標準是自己定的就行。
甚至不需要是自己定的,行業標準制定者里有自己就好。
君不見,嬌蘭作為武者行業標準制定者,年營收輕輕松松數千億,單是利潤都有近千億,這是多誘人的蛋糕。
這還是武者如今發展速度相對緩慢,沒有下沉到所有民眾的結果,一但武道開始向更基層推廣,有人推測嬌蘭必然成為年營收超萬億的超級公司。
大家做的都是幾千億的生意,誰會在乎幾億十幾億的損失。
現在做什么生意都在卷,制造業在卷,科技行業在卷,眼下能看到的藍海就剩武道這一個獨苗苗了。
未完全開拓的市場,豐厚的利潤。
如果可能的話誰不想進來分上一杯羹。
互聯網巨頭,制造業大鱷,跨國公司,而h市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就像過往國內商業布局必選北上廣深一樣,武道布局h市便是他們的必選項,甚至是唯一項。
因為這里是武者消息的集散地,所有人都盯著這里,只要在這里弄出點動靜,很快便會傳遍整個世界。
跑酷大賽眼下便是如此,轉播權已經賣到了幾十個國家。
參賽選手也是面向整個世界招募,成本是巨大的,只能說是野心勃勃。
把一項小眾項目做成全民運動收益確實很大,看看世界杯和nba就知道了。
李默白此時便拿著打包好的美食邊吃邊看比賽。
對于跑酷選手,李默白還是很尊重的,他不尊重的是那些湊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