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東西有不同叫法很正常,畢竟是新朝,總要展示自己跟前朝的不同,展示自己的天命所歸。
改改名字不算什么,滅其武統,絕其祭祀才是基本操作,如今的大乾可還有人聽過虞朝的事情,不然這些見多識廣的官員也不至于連天爭都不認識。
正當其他人想要問問天爭具體信息的時候,卻發現識貨的那位官員已經開始撤退了,連自家皇帝也不要了。
和他一起跑路的還有一些有見識的官員,雖然不清楚天爭是什么,但他們已經大致估算出天爭的籠罩范圍,穩穩的將整個京城籠罩其中。
皇帝沒了還能再換,有些家族闔族都在京城,真來一輪天爭,直接就是滅族了。
被老皇帝滅族和被天爭滅族,能有什么區別?
眼下當務之急是趕在天爭合攏之前,將家中重要力量轉移出去,不然保下老皇帝有什么意義。
原本擁擠的平臺一下子寬松不少,不是老皇帝不重要,而是家族對他們來說更有性價比。
哪怕那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也不例外,自己雖然回不去,子侄輩還是離開了不少。
沐辰也不催促,任由所有人自己做決定。
“到了這個份上,諸位還是坦誠一些吧,把大家知道的消息都說一下。”
說話的是魏國公,場上還有七成勛貴和半數高官。
這些都是和大乾利益休戚與共者,他們既是家族的中堅,也是對大乾的態度,是大乾最精華的一批人。
“我家祖上確實有天爭的記載,他沒有說謊,身陷其中者百不存一。”
說話的是越國公,他家是開國功勛,祖上傳承據說可以追溯到幽朝,家學淵源。
“可有返回之人對內里的描述。”
越國公搖搖頭:“百不存一是真的,但剩下的那個一也是真的強,會被虞朝直接帶走秘密培養,我族族史中記載了兩次那些回返之人現身,一次是平叛,據傳那次有八位天人作亂,動搖了虞朝半個江山。”
越國公一邊回憶,一邊斟酌著用詞,很顯然,有些記載在他看來也太過夸張。
“天人之亂嗎?我家祖上也有記載,只是那時候家族弱小,地處偏遠,難觀大勢,記錄的簡略了些。”
“不錯,那場動亂據說就是他們平定的,據說那次動亂幾個作亂天人互為犄角,守望相助,接連折損三位天人后,虞朝一次性出動了不少于對方數量的天人,一舉將對方蕩平的。”
出接話之人同樣也是一位高官,雖未封爵,但家族綿延數千年,是朝中極有名望的長者,兩人對話讓眾人心氣又少了一半。
“那另一次呢?”
“大乾立國之前,反抗虞朝最大的勢力并不是我朝太祖,最厲害的那支義軍便是被他們滅了,雙方一戰也葬送了自己最后的運道。”
很多人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此事不過千年,很多家族都有一鱗半爪的記載,內里竟還有如此真相。
“如此說來,能從其中生還,至少也是天人根苗?”
越國公苦笑著點頭:“但前朝有資格進去也得是不壞武者。”
眾官員倒抽一口涼氣,三品武者入內百不存一,這得是多危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