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之王大賽在這一刻終于開始有些不一樣了。
第一輪四個擂臺結束后,半個小時休息時間,很快便開始第二輪,第三輪,觀眾們也發現武道之王大賽的不同尋常之處。
充足的體力讓選手們有了更多選擇的可能,過往那種拳擊或者綜合格斗中一招一式的對轟已經很少出現,反倒是各種組合技層出不窮。
詠春的日子沖拳結合鳳眼拳、寸勁形成的快攻,八極拳鐵山靠結合泰拳的肘法膝法形成的重擊,這些過往拳臺上很少見到的招式的突然變得極其熱門起來。
很多觀眾都覺得此時的擂臺賽已經完全顛覆了他們對格斗的認知,很正常,人類社會在進化,拳法也是如此。
過往的拳法的總是以格斗式防守,不進行大開大合的進攻也是之前的格斗家們經過無數次總結后得來的經驗,如今,有了舒筋油,隨著力量和體能的突破,情況再次發生了變化。
最根本的改變,大家的氣變長了,過往的一口氣支持格斗者出拳或者出腿后留有三分一的氣用于防御自身,如果用組合技極可能導致氣息用盡導致后繼乏力。
而力量和體能突破后,人進攻時的這口氣同樣變長了,這就支持大家以更復雜多變的招式去進攻和防守。
洪的訓練館顯然是最早發現這些變化的,而且很快把這些優勢用在了招式變化上,純以體能來說,第一場輸掉的那位拳王其實并不遜色于他的對手。
華國在這方面優勢也很明顯,漫長的歷史中他們并不是沒有對這方面的研究,內家拳,這應該是華國古代那些武術大家在氣方面的研究。
內練一口氣,使招式相較于對手更加綿長,危機關頭,多上一招半式便是生與死的區別。
很多長于內練的功夫與敵交手時可以做到招式綿綿不絕,就是贏在了呼吸轉化之上,他們將呼吸溶于招式,攻守之間可以氣息轉化自如,從而造就了自己的不敗傳說。
進入現代社會,冷兵器被淘汰了,這些基于冷兵器研究出來的戰斗法門也跟著被淘汰了。
很多人認為華國功夫不能打,不是不能打,而是用不上了,天下禁武,功夫失去了過往他們生存的土壤。
如今,隨著舒筋油的出現,這些塵封在歷史里的好東西似乎開始重新綻放光芒,在華國參賽的選手上,李默白已經看到有人在用內家拳對敵。
連綿不斷地攻擊,足足錘了人家十分鐘,好不容易站了起來,結果練內家拳的選手只是略微回氣,又是一輪十分鐘爆錘,最后對手就這么心不甘情不愿的被錘了下去。
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竟然每家都有人練,打法雖然生疏,但已經在摸索了。
不止內家拳,還有外家的橫練功夫,金鐘罩、鐵布衫,這些專門用來提升防御力的功夫同樣有些水準了,在他們身上,李默白隱隱看到幾分皮膜的影子。
攤子鋪的真夠大的,李默白終于明白為什么給他們多少舒筋油都不夠用了!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