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觀眾眼里,雙方的打斗完全不同于擂臺風格,極為精簡干練,有種華國武學獨有的美感,看起來十分過癮。
有人適應實戰就有人適應擂臺,比如二號擂那位兩米多的大漢,明顯是擂臺選手,雖然做了一定的實戰培訓,但過往養成的肌肉記憶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擺脫的,
所以,他被自己的對手ko了,在第二分鐘結束的時候,多年擂臺格斗讓他習慣性進入松懈期,然后被對手抓住機會直接偷襲下體,一擊得手,直接躺在地上再也起不來,而干掉他的正是那個一米七不到的小個子。
選手們的候場區,一幫選手看的毛骨悚然,這時候他們才想起解說一再提到的游戲規則,無限制格斗,可以攻擊人體任何部位。
當即就有一個同樣是拳擊手的家伙大喊著不干了,要聯系自己的經紀人退賽。
沒人阻止,來去自由,武道之王大賽這一點上極為寬松,任何時候選手都可以隨時抽身,抽中的他的選手直接輪空晉級,這是武道大賽的底氣,他不打自然有人會打,這個擂臺不需要膽小鬼。
三號擂臺比較有意思,兩個家伙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柔術,雙方甚至沒有站著交手進入了地面技時間。
這種打法在無限制格斗圈子里很流行,早期甚至可以說是無往不利,杠桿原理用的好,以弱勝強,以小博大的不二選擇。
只是兩個人杠桿原理用的都不錯就有些尷尬了,套路太熟,不好破招,兩個大男人抱在一起不斷翻騰,不過,鏡頭拉近之后,這場比賽的精彩絲毫不遜色前面兩場。
摔投技、上位壓制技、背部控制技、優勢位置下的降服技、不利位置時的逃脫技,兩人交手不過幾分鐘,便把各種柔術技法毫無保留的展現了出來。
戰況跌宕起伏,很多人看的連喘氣的功夫都沒有。
地面技藝術感上差了一些,卻十分實用,只要被對方找到漏洞,比賽瞬間就結束了。
比如說眼下,咔嚓一聲!
一個選手已經捂著手指在地上翻滾了,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忠實擁躉,最合理的杠桿原理利用者,另類的以柔克剛,格雷西柔術。
和他們對戰的人就是這么慘,場上這個斷了幾根手指的家伙已經算是運氣不錯。
用最小的力氣取得最大的戰果,相當長一段時期,格雷西柔術在無限制格斗拳比賽都具有統治性地位,其中最頂尖的高手甚至有四百戰全勝的輝煌戰績。
無限制格斗圈后來甚至被打出了陰影,以至于練習無限制格斗的人必須精通的地面技,而格雷西柔術便是地面技的王者。
第三擂的得勝者便來自桑巴的格雷西家族,也是這一代的扛鼎人物,也是桑巴派來的唯一選手。
如果第三擂是地面技專場,第四擂就是無限制格斗專場了。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