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萬兩?”朱元璋猛地拍了下桌子,酒盞都跳了起來。
這個數字,比東海關稅還多!
有了這筆錢,別說遠征美洲,就是修水利、辦學校、賑災民,都不用再愁國庫空虛!
朱標也愣住了,他算了筆賬——三千萬兩,相當于江南三年的稅銀,若是真能拿到,大明的財政困境能瞬間緩解。
他看著朱高熾,忽然覺得之前的擔憂有些多余——這孩子既然敢提改制,肯定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
“好!就按你說的辦!”朱元璋不再猶豫,端起酒盞一飲而盡,“鹽鐵改制,朕準了!需要什么人手、什么權力,朕都給你!誰敢阻攔,不管是勛貴還是官員,朕都替你撐腰!”
“謝爺爺!”朱高熾拱手行禮,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
他知道,只要朱元璋點頭,改制就成功了一半。
“不過,”朱元璋話鋒一轉,眼神變得銳利,“鐵廠鹽場這些地方魚龍混雜,勛貴、鹽商、地方官盤根錯節,你一個人去,朕不放心。”
“朕讓常茂康鐸二人,率五千羽林衛,隨你一同前往,負責你的安危。”
朱元璋沉聲道,“誰敢對你不敬,或是阻攔鹽鐵改制,可先斬后奏!”
“爺爺,孫兒也想跟高熾一起去!”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正是朱雄英。
“雄英?”朱標皺起眉頭,“天津兇險,你是皇太孫,不能去冒險!”
“爹,我跟高熾并肩作戰這么多年,從倭國到朝鮮,哪次不是一起過來的?”
朱雄英走到朱高熾身邊,看著朱元璋,“而且我是皇太孫,那些勛貴、官員見了我,多少會收斂些,能幫叔父壓制各方勢力。高熾去改制,我去幫他鎮場子,再合適不過了!”
朱元璋看著朱雄英,又看了看朱高熾,心里猶豫起來。
他知道朱雄英說得有道理——皇太孫隨行,確實能震懾宵小,可他也怕孫子出事。
“爺爺,孫兒能保護好自己。”朱雄英挺了挺胸,“而且有常茂康鐸和羽林衛在,不會有危險的。”
朱高熾也幫腔道:“爺爺,雄英有勇有謀,跟在我身邊能幫上大忙。有他在,改制能更順利些。”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終于點了點頭:“好!那你就跟著去!但記住,萬事要聽熾兒的,不許逞強!若是出了半點差錯,朕唯你是問!”
“孫兒記住了!”朱雄英高興地跳了起來。
上回朱高熾遠征瓦剌他就沒去成,這回可得跟上朱高熾的腳步。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