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無雙好圣孫請老朱退位 > 第421章 朱老四的短視!嶺北的意義!

                第421章 朱老四的短視!嶺北的意義!

                提到嶺北,就不得不提到朱棣。

                這位永樂大帝,曾經也犯下過致命錯誤。

                歷史上朱老四靖難成功之后,為酬謝兀良哈部落出兵相助的功績,竟選擇將大寧衛這片戰略要地賜給他們作為駐牧之地,美其名曰“以酬三衛之功”。這一決策直接導致“中國之險失”——大寧地處燕山山脈與遼河平原的咽喉,是防御蒙古南下的重要屏障,一旦拱手讓人,等于給草原部落打開了通往中原的側門,北方防線從此出現巨大缺口。

                兀良哈部落也就是朵顏三衛,別看他們在靖難中為朱老四效力,骨子里卻是正統的蒙古人,其部落淵源可直接追溯到成吉思汗時期的兀良哈萬戶,是從大蒙古帝國分裂出來的核心部族之一。

                他們與蒙古本部有著血脈與文化上的天然聯系,對大明而,終究是外族人。

                本身就是蒙古人,而且在靖難中扮演的不過是雇傭兵角色——誰給的好處多就幫誰打仗,又怎么可能對大明真正忠誠?

                所謂的“功績”,不過是利益交換的產物,一旦時勢變化,利益天平傾斜,他們必然會重新選擇靠山。

                最后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朵顏三衛很快便暗中與韃靼、瓦剌眉來眼去,表面上臣服大明,暗地里卻頻繁與蒙古本部勾結,時不時背刺大明一下——或參與劫掠邊地,或泄露軍情,與大明展開了數十年“纏綿悱惻”的恩怨糾葛。

                更嚴重的是,他們后來甚至直接勾結瓦剌,在土木堡之役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不僅為瓦剌大軍指引路線,還參與了對明軍的圍堵,最終導致明軍主力覆滅、英宗被俘,成為大明由盛轉衰的關鍵轉折點,也幫助“瓦剌留學生”一戰成名!

                朱老四當年“以地酬功”的短視之舉,終究釀成了反噬自身的大禍。

                想到這里,朱高熾就不由嗤笑了一聲。

                朱老四啊朱老四,這輩子你都別想當皇帝!

                這突如其來的笑聲,看得老朱與太子莫名其妙,不知道小胖墩又在抽什么瘋。

                此刻朱高熾的思緒愈發飄遠,目光牢牢鎖定在嶺北草原上。

                原本老朱一次次北伐,核心目標就是徹底覆滅北元殘余勢力,將嶺北這片草原腹地重新納入版圖。

                可惜洪武五年的嶺北之役,明軍主力遭遇慘敗,精銳折損嚴重,收復嶺北的計劃就此擱淺,成了老朱心中難以釋懷的奢望。

                正因如此,他后來才不惜血本,調動重兵從蒙古蠻夷手中搶下大寧和開平這兩塊關鍵之地,隨后派遣精銳駐守,為此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計其數——光是在兩地修筑城防、囤積糧草,就耗去了國庫數年的積蓄。

                他的用意很明確:通過掌控這兩個戰略要地,形成東西掎角之勢,像兩把鉗子死死卡住蒙古部落南下的通道,從而抵御他們反攻中原的企圖。

                大明將大寧和開平牢牢握在手中,其戰略價值立竿見影。

                只要這兩個據點存在一天,大寧衛和開平衛就會成為抵御蒙古南下的第一道堅固防線——蒙古騎兵若想越過長城,必先突破這兩處要塞的攔截;而長城沿線的九邊重鎮,則作為第二道防線,承擔著后續支援和縱深防御的作用。

                在這種布局下,大明的衛所勢力得以向長城以北穩步推進,形成一種積極防御的態勢——不再是被動坐守長城,而是主動將防線前推數百里,把戰場擺在蒙古人的家門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