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頭對常茂吩咐:“你親自去盯著,告訴伙夫們,魚要做得入味些,多燉幾鍋魚湯,讓那些離得遠的工匠也能喝上一口。記住了,不許搞特殊,不管是監工還是小工,一人一份,誰都別少。”
常茂剛應聲要走,朱高熾又加了句:“對了,讓伙夫把挑出來的那幾只大螃蟹也蒸了,給工地上年紀最大的幾個老木匠送去——他們手藝好,熬得辛苦,該多補補。”
卓敬站在一旁聽著,心里徹底豁亮了。
這位殿下哪是在處理魚獲?分明是借著這十萬斤魚,把“開海好”的道理,一點點喂進每個人的心里。
十文錢一斤的海魚讓百姓嘗到甜頭,工業區的加餐讓勞工記著好處,這般盤算,可比單純賣魚賺銀子要深遠多了。
想到這里,卓敬重重點頭,轉身就吩咐人去準備。
很快,“港口海魚十文一斤”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順著街道、胡同飛進了天津城的家家戶戶。
不過片刻功夫,“港口有海魚十文一斤”的消息就像長了腿,順著天津城的大街小巷跑了個遍。
百姓們扔下手里的活計,扶老攜幼地往港口涌,一時間,通往碼頭的路上擠滿了人,腳步聲、喧嘩聲把海風都蓋了過去。
碼頭這邊,五堆魚獲像五座小山穩穩立著,每一堆都由整整齊齊的籮筐碼成,筐沿冒出的魚鰓還在微微翕動,帶著剛從海里撈上來的濕腥氣。
連港口上原本忙著夯地基、運石料的工匠和民夫,也都停了手里的活,一個個直勾勾地盯著那片魚山,手里的工具“哐當”掉在地上都沒察覺。
“活了大半輩子,還沒見過這么多魚!”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拄著拐杖,往前挪了幾步,望著那金燦燦的大黃魚堆,忍不住抹了把眼角,“那年頭鬧饑荒,一條小魚能換半袋雜糧,哪想得到這輩子能見到這么多魚堆成山……”
“可不是嘛!”旁邊一個婦人抱著孩子,踮著腳往魚堆里瞅,“你看那條魚!怕不是有上百斤?筐子都裝不下,就那么擺在地上,比我家孩子還高呢!”
眾人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見魚山旁單獨放著幾條巨型海魚,最長的那條足有一人多高,魚身粗得要兩人合抱才能圍住,鱗片有巴掌大,在陽光下泛著青黑色的光。
這樣的大魚并非獨一條,零零散散擺了七八條,每一條都讓圍觀的人倒吸一口涼氣。
“十文錢一斤?真這么便宜?”有人捏著手里的幾枚銅錢,還是不敢信,“這可是海魚啊!前陣子我托人從海邊捎了條小的,都花了五十文呢!”
“官差說了,先到先得,賣完為止!”旁邊有人喊了一嗓子,“再磨蹭,好魚都被別人挑走了!”
“對啊,兩位殿下說的,那還有錯?”人群里有人接了話,臉上笑開了花,“這下可算有口福了!往后說不定頓頓都能有肉吃——這魚肉,那也是實打實的肉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