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臭未干的小兒,竟敢動搖國本!”
朱高熾知道這是動了他們的利益,沒有風聞事的權力,御史官七品小官,無權無錢誰會搭理他們,簡直就是要了他們的命!
朱高熾卻不退反進,向前半步逼得御史們連連后退。他冷笑一聲,目光掃過眾人漲紅的臉:“我何時說過不許彈劾?沒了風聞奏事,諸位的忠君愛國之心就消失了?”
“怎么?失去了這風聞奏事,你們就不能繼續為君分憂,繼續為大明盡忠了嗎?”
“大明朝堂是治國安邦之所,不是你們沽名釣譽的戲臺!諸位那一身正氣、滿腔赤誠呢?少了風聞奏事全都沒了嗎?”
又是一番話,駁得這些御史官臉色漲紅,啞口無。
因為劉御史的例子就擺在眼前。
他就是為了彈劾而彈劾,說是故意攻訐也絲毫不為過!
這一點,明眼人就能看得出來!
所以現在等同于是御史官被朱高熾抓了個現形,人家苦主要展開反擊,你還能說什么?
理虧的一方,正是他們這些御史官!
太子標嘆了口氣,狠狠瞪了劉御史一眼,卻還是不得不出面。
畢竟御史存在的意義,就是借著這“風聞奏事”特權,以小制大!
倘若失去了這項特權,那么原本品級就低下的御史官,還如何監察百官,起到臺憲之責呢?
“父皇,風聞奏事自古以來皆是如此,肇始于“三代”以前,發展于周、秦、漢時期,定型于兩晉,成熟于唐、宋時期。”
“正因為“風聞事”對于糾舉官吏不法和懲治貪污受賄起到了積極作用,所以此策才會一直存在!”
“當然,高熾所也并非全無道理,御史官風聞奏事,也當進行限制,兒臣下朝后臣愿與群臣商議新制,既保監察之效,又杜誣告之風。”
太子標的話很直白,“風聞奏事”不可廢,這是套在群臣頭上的一道枷鎖。
不可以廢,但是可以改,加上一些限制,從而杜絕御史官肆意攀誣。
老朱深思良久之后,還是采納了太子標的意見。
因為正如太子標所說,風聞奏事之所以能夠成為歷朝歷代的定制,正是因為此策對于糾舉官吏不法和懲治貪污受賄起到了積極作用,所以才能一直存在。
老朱陛下本就痛恨貪官污吏,又怎會自毀國策,廢掉“風聞奏事”呢?
然而正當他準備開口的時候,朱高熾卻再次進,一石激起千層浪!
“皇爺爺,國朝如今的監察體系,僅僅靠這風聞奏事,很難有效地震懾百官,起到監察職能,不過是紙老虎,未免顯得太過可笑!”
“孫臣請廢除風聞奏事,轉而加強科道的權力,比如賦予御史臺獨立鎮偵緝之權!”
“上道到王公貴族,下到地方官吏,科道御史都有權力進行調查,只要查到官吏有貪腐不軌行為的證據,可進行獨立抓捕……”
老朱“???”
臥槽?
有些意思啊?
滿朝文武“???”
尼瑪?
兔崽子你要瘋啊?
你這純粹是損人不利己啊!
科道官“!!!”
友軍!
這是真的友軍啊!
高熾殿下絕對自己人!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