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喬自知這方面天賦不足,哪怕段曉棠沒撞上潘潛,他也要物色人選,將活“外包出去”。
從段曉棠等人拿出的架構來看,一旦書寫完成,將是一個極其宏大的故事。落到自己手里,只會流于下乘。
孫無咎見識文學都足夠,但不知道他是看出這是個辛苦活計故意的,還是內心確實如此看法。夾帶的已經不是私貨,是明晃晃的褒貶。
潘潛某種意義上,和段曉棠有些相似。內心有各自的堅持,但看在錢的份上,事情也能做得盡善盡美。
為了生計可以寫墓志銘,為了錢帛寫點話本應該不成問題。
現在只看這本潘氏《三國演義》能不能達到段曉棠的要求。
但誰又知,段曉棠原本只想搞一本科普三十六計的《三國演義》,后面不斷往里頭加料,加成杜喬接不起活的樣子。
真正往里面添私貨的是她們三個才對,孫無咎那點小打小鬧根本不算事。
如今這本《三國演義》若能正常出版,羅貫中來了都要大呼不認識。
賺錢的事刻不容緩,祝明月寫好底稿文字,著人去尋印人刻章。
一共六個印章,除了花體的步步糕店鋪印章,還有二十、三十、五十、八十和一百五個價格檔位。
林婉婉真誠建議,“要不用蘿卜刻,來的快。”
蘿卜章省時省力,但遭到祝明月無情拒絕,“這章少說要用一年呢。”還是正兒八經刻幾個。
章一刻好,祝明月立刻帶去步步糕。
戚蘭娘拿出早就買來的紙張,指揮人用剪刀裁成一樣大小。
步步糕大紅章往上一壓,下一道工序即為蓋上代表價格的藍章。
祝明月摸著花大價錢買回來的好紙裁出的粗糙毛邊,以長安的紙價,拿新紙折紙飛機肯定不行。“等莊子上的紙做出來就好了。”
暫時不打算往外賣,樹不大根不深,就不要妄想動他人蛋糕。先留在家里和各個作坊店鋪中用。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