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找人評估過的一些公司,你們仔細看看!”
蘇長青端起面前茶杯淺淺的抿了一口,諸位股東紛紛打開文件夾,仔細研究起來。
“醫藥研究室?咱們蘇氏財團之前可沒有涉足過醫藥行業啊!”
“造船業?還有無人機械?這種高端產業投資可不小啊。”
“這怎么還有芯片公司啊?”
“投資二十多家公司,咱們的資金夠嗎?”
十多分鐘后,眾人三三兩兩的湊在一起小聲議論著,尤其是王健霖面色有些難看。
“我覺得造車行業很有發展前途,尤其是電車!技術難度不算高,所需資金也不多,咱們國內不是已經有好幾個電車品牌了嗎?”
馬昀眼光獨到,摸著下巴率先發了。
二零一五年國內電車行業屬于剛起步階段,主要是受到電池技術的限制。
在蘇長青的記憶中,國內新型鋰電池即將上市,電車行業在未來十年會搶走很多國外汽車市場。
“嗯,我跟德寧集團的老總還算熟悉,他們就是專門制造汽車電池的!但那家伙脾氣有點倔,不太好說話。”
“國內的電車產業,境外的半導體和芯片產業,都是重中之重!還有醫藥研究室以及無人機械制造,這是咱們蘇氏財團未來五年的投資方向。”
蘇長青放下茶杯,來了一句總結性發,站在他身后的秘書也打開了會議室內的大屏幕。
“我們基金會現在能調動的資金,大概有一千兩百億,各位都是國內商界浮沉多年的大老板,希望大家以后攜手并進,讓蘇氏財團走向世界。”
蘇長青正想仔細給大家講一下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可秘書的手機卻不合時宜的響了。
這小秘書尷尬的說了聲抱歉,轉身快步離開了會議室。
約莫過了有小半個時辰,股東大會結束,眾人正準備起身離開呢,那名剛才出去接電話的小秘書急匆匆的來到了蘇長青身邊。
“老板,出事了!”
“天塌不下來,慢慢說。”
蘇長青重新在椅子上坐定,一群正要離開的股東也紛紛轉頭,目光全集中在了那名小秘書的身上。
這小丫頭深吸了口氣,走到會議桌邊,打開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噼里啪啦敲了幾下。
大屏幕上出現了一條時事新聞……
“我國知名通訊公司華興集團,華芯國際,在國外遭受不公平待遇!市場份額驟降,資產大幅度縮水。”
蘇長青跟洛婉清的瞳孔猛地一縮,上輩子我國眾多科技集團一五年的時候正蓬勃發展,但在國外卻受到嚴格審查,甚至聯手打壓。
導致高端芯片,半導體的研發止步不前。
幾十家公司只有一個華維集團咬牙突破封鎖,但也受盡了窩囊氣。
新聞播放完畢,會議室內蘇氏財團的七八個股東,卻都像沒事人一樣。
只有洛婉清和蘇長青兩人,眼中不時的閃過一抹怒色。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