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在后世的短視頻平臺上看到過紅薯粉絲的制作方法,雖然記不太清了,但大致步驟沒忘。
他先是弄了一些紅薯,洗干凈后用石磨碾壓。
隨后把紅薯泥包好,再用清水沖洗。
等沖洗的差不多了,再把淀粉水漿放到一旁沉淀。
等沉淀完,出來的就是紅薯淀粉。
林舟隨后又燒了一鍋開水。
找了一圈,沒發現什么能替代漏斗的東西,只好在砂鍋底下用鉆頭鉆了幾個孔。
沒辦法,都做到這一步了總不能放棄吧。
砂鍋不能用了,等過幾天再去買一個就是。
過了差不多半個小時,淀粉已經沉淀的差不多了。
把淀粉漿倒入打好孔的砂鍋里,順著孔一路流到了涼水缸里。
待完全成型,再把粉絲掛在竹子上等著吹干。
做完這一切,林舟又對著空間打量起來。
菜的品類實在太多,他一時間竟不知道先做什么。
想了想,過年肯定要吃魚,年年有余嘛。
于是處理了一條鯉魚,打算明天紅燒。
隨后又弄了一點肉出來,再做個紅燒肉。
后面又殺了一只雞,小雞燉蘑菇也得安排上。
弄完這幾個硬菜,剩下的就是普通的家常菜了。
西紅柿炒雞蛋,炒花生米,醋溜白菜,木耳炒肉。
林舟原本還想再做個麻辣香鍋,但菜已經夠多了,而且他也不會做麻辣香鍋的調料,想了想還是算了。
菜做好,剩下的就是瓜子花生這些零嘴。
前世過年的時候,奶奶總是做很多炸帶魚。
林舟手頭沒有帶魚,只能做個炸丸子。
炸丸子的制作方法也很簡單,把面粉裹到肉丸子上,放鍋里炸就是。
大年三十早上那一頓也很重要。
北方一般吃餃子,象征“招財進寶”。
南方一般吃湯圓,象征“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當然,不同的地方習俗也不同。
有的地方大年三十早上還喝胡辣湯。
過年一般都只吃兩頓,上午就吃一些零嘴,到了十點吃一頓,下午五點吃第二頓。
湯圓弄不到,林舟打算吃餃子。
之前弄的餃子還沒有吃完,但他還是打算再包一些其他餡的。
大過年的,必須吃豬肉大蔥。
肉餡很快剁好,剩下的就是包了。
因為有意念的存在,所以包餃子對林舟來說不是什么難事。
很快,六十多個餃子就被包好。
感覺差不多夠了,林舟這才離開空間回去睡覺。
大年三十早上,林舟早早就被柳春花叫了起來。
三十早上睡懶覺是會被罵的,但不會挨打。
過年不打孩子,這是規矩。
林舟推開房門,空氣中彌漫著陣陣香味。
這是附近的人都開始準備吃的了。
街道上時不時的傳來鞭炮聲,但都沒有幾響。
應該是小孩放著玩的,等正式放鞭炮的時候,不可能只有這么幾響。
林舟伸了個懶腰,隨后招呼林小青貼對聯。
貼好對聯,林舟借口出去了一趟。
回來的時候,手里多了一個袋子。
看了看時間已經不早了,林舟一個人去到廚房開始準備吃的。
不一會,廚房里就傳來了肉香。
等炸丸子出鍋,林小青和林小晚已經在廚房門口眼巴巴的等著了。
林舟好笑的搖搖頭,把剛出鍋的丸子給她們分了幾個。
“小心燙,吹一吹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