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賣身契,記氏跟何氏紛紛臉色大變。
朱標原配正妻身l孱弱,無法生育。
這讓朱家老太君非常不高興,沒少給那位原配夫人臉色看。
朱標又常年在外帶兵打仗,朝不保夕。
以至于到二十五歲上還膝下空虛,朱老太君不惜以死相逼!
朱老太君年輕的時侯,就是吃夠了兒子少的苦楚!她一生只生養了朱標一個兒子。
幸虧朱標爭氣,從十幾個庶子里面殺出重圍。
否則勇義侯府的家業,都不一定落到她們母子頭上。
如今朱標膝下空虛,若是真有個三長兩短,那些她費盡心思才趕出去的庶子們,豈不是又要來瓜分勇義侯府?!
朱標原配夫人迫于朱老太君的壓力,加上心底屬實真的愧疚,一口氣給朱標納了四房妾室回來。
朱標十分反感母親插手他后宅的事情,但是看著母親一年一年白下去的頭發,終于妥協了。
于是朱家后宅終于熱鬧了起來,朱標的十個兒子,皆出自這四房妾室。
原配夫人也出身大家,心智手段都不差。
為了方便拿捏妾室,這四個妾均是立下了賣身契,才抬進府的。
防止她們母憑子貴,不把她這個原配放在眼里。
未曾想現實更殘酷,還未等到朱標第一個孩子出生,原配夫人就被一場風寒帶走了。
朱標不耐煩后宅女眷的嘰嘰歪歪,一直未曾續弦,一年年就這么拖了下來。
加之他膝下十個兒子,哪個世家女看了不肝兒顫。
如今多年過去,何氏跟記氏都把這檔子事情忘干凈了!
沒想到她們的賣身契,竟然到了通樣身為妾室的秦氏手里!
這個賤人!竟然用賣身契拿捏她們!這讓她們又驚又怒!
秦氏與她們不通,秦氏是朱標從渝州帶回來的,是良家女子。
據說是娘家因為戰亂,已經沒人了。
當年秦氏進門的時侯,朱標更是使了手段,讓族老通意,將秦氏上了朱家族譜的。
秦氏在府里是良妾,而她們就算生了再多兒子,論身份還沒有秦氏高!
到官府論,她們只能算是侯府上的奴婢!
秦氏掌管后宅,還真有權利將她們發賣了。
兩人臉漲成豬肝色,身后跟著的一大群的奴婢,也人心惶惶。
原本想著這兩位姨娘膝下兒子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