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錦書看著衛芙,眼神充滿了敬佩和欣賞!
相對于北境嚴寒貧瘠,鎮北軍太過依賴朝廷補給。
而封赫的定西軍,有天然的地理優勢,比鎮北軍生活環境要好很多!
地處潮濕炎熱的南境,土地肥沃。
崇山峻嶺到處都可以開荒種地。
糧草向來不是定西軍最缺的!
西南多毒蛇毒蟲,多瘴氣瘟疫,他們最缺的是醫藥!
衛芙眼睛也亮晶晶的
“我問過暹羅使臣,這種麻薯的產量,一畝豐產的話,能達到30石!”
黎錦書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問
“30石?!我們大面積種植的粟米,一畝豐產才收不到7石糧食。
同樣大的地方,豈不是比種粟米的收成翻了四倍不止?!”
衛芙笑著點頭,肯定到
“不止是比粟米多收的原因,更是因為它比粟米更耐寒耐旱。
粟米太依靠自然天氣,聽天由命的不確定性太高了!
而麻薯生命力頑強,不挑氣候土壤,旱澇保收!
我知道黎姐姐手底下也囤了些田地,不妨挪一部分出來種這“麻薯”。
到時候我用定西軍的常用藥材,來跟黎姐姐換麻薯!”
黎錦書求之不得,方才談中得知,國公夫人宋氏娘家,是有名的醫藥世家。
名下更是有家遠近聞名的“濟仁藥行”!現在歸衛芙打理。
定西軍所需要的藥材比較冷門,偏偏需求量巨大。
每年黎錦書都要為了湊夠藥材,忙的焦頭爛額!
有了遍布大聖的“濟仁藥行”兜底,以后再也不愁買不到藥了!
價格也會更實惠!
合作很快達成,黎錦書名下竟然也囤了一千畝土地。
原先是想著,試著自已種一下藥材,自給自足才是王道!
可惜種藥材不比種糧食,離了原產地,不是改了藥性,就是直接種不活。
試了兩年都是如此,黎錦書無法,只好放棄,改種粟米豆類作物。
到時候賣了糧食換錢,再去買藥材。
如此一來,收成豐減,跟糧食價格起伏,就有很大不確定性因素!
衛芙這樣的提議,直接省去了中間環節。
互利互惠,很是便捷。
黎錦書興奮異常,跟衛芙一直商量到了掌燈時分。
等敲定了所有細節,才驚覺天色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