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能生巧,這些工匠們技藝精湛爐火純青,他們做出來的各種玻璃工藝品美輪美奐。
孫星云拿出一張紙,然后對他們道:“看到沒有,你們照著這圖,給我吹塑出來幾個玻璃瓶子,就照著這個圖樣做。”
幾個工匠面面相覷,其中一個人舉手道:“”小公爺,您這讓我們做的這不就是個鴨梨么。”
孫星云大喜:“對,沒錯,就是要你們做成這種鴨梨狀。記住了啊,一定要厚薄均勻。行了,大家照著這圖紙做吧。如果還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呢,再來問我。”
其中一個工匠笑道:“放心吧小公爺,這個簡單。只要您想要什么樣的,我們就能給您做出來什么樣的。”
這不是吹牛,工匠們靠的是手藝吃飯,對于做這樣的燈泡來說輕而易舉。
至于白熾燈燈泡為什么是鴨梨狀的,這也是有科學的。這因為電燈泡的燈絲是用金屬鎢制成的。通電后,燈絲發熱,溫度非常的高。金屬鎢在高溫下升華,一部分金屬鎢的微粒便從燈絲表面跑出來,附著在燈泡內壁上。時間一長,燈泡就會變黑,降低亮度,從而影響照明。
科學家們根據氣體對流是自下而上的特點,把燈泡做成梨形。這樣,燈泡內的惰性氣體對流時,金屬鎢蒸發時的黑色微粒大部分被氣體卷到上方,附著在燈泡的頸部,便可保持玻璃透明,使燈泡亮度不受影響。
孫星云跟他們說做燈泡,他們也聽不懂,于是干脆跟他們說是要做鴨梨。
燈泡壁超薄,僅僅幾毫米,對于這些常年做玻璃工藝品的工匠們來說根本不是難事。
很快,工匠們根據孫星云的要求將白熾燈泡做了出來。孫星云拿起來一看不由得大喜過望,這東西還真與現代燈泡相差無幾。
工匠們得心應手,根據孫星云的要求一口氣做了數百個燈泡。沒有鋁片,做燈口,孫星云用的是薄銅片。他按照現代白熾燈的樣子,將燈口手工做成螺旋狀。
燈口與燈泡之間用橡膠密封,螺旋狀的鎢絲在燈泡內。這樣,一個完美無缺的白熾燈燈泡就做成了。
但還是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燈泡內不能有氧氣的。因為有了氧氣,一旦通電這鎢絲就會燒斷,而這個時代孫星云又做不出抽取空氣的設備。
不過這難不倒他,孫星云在密封好的白熾燈泡內放入了白磷,加熱燈泡壁,白磷燃燒完以后燈泡內的氧氣就沒了。
這樣,燈泡內沒了氧氣,鎢絲通電的時候就會長亮。然而,他失敗了。
雖然孫星云做出來的這些白熾燈簡陋了些,因為限于技術水平的原因,燈泡內的氣體根本不可能抽干凈嗎,所以這種燈泡根本不可能點亮。。
孫星云沒有去計較先有蛋還是先有雞,既然做不出來了白熾燈泡,接下來就是研究做發電機。
發電機簡單,幾塊磁鐵加上幾捆銅絲線圈就能做出來。
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已經發現了磁鐵,而人類最初制作磁鐵的時候,使用的就是天然的材料,比如地里埋藏的鈷、鐵和鎳。這些材料有時候也被拿來燒成陶瓷制品。你甚至可以在你家的花盆里面找到這些元素。
古代的人們把這些材料磨成粉,然后加上一些粘合劑燒熱,讓它們黏在一起。等這團東西冷卻下來,磁鐵的雛形就誕生啦!不過這時候,它還沒有南北極呢!
如果要制造真正的磁鐵,必須要這些小磁鐵的南北極整齊劃一、朝著一個方向才行。這就好比讓士兵們都朝前看,這樣集合起來的小磁鐵,才能形成真正的磁鐵。
那么怎么做呢?這時候,只要用另一塊真正的磁鐵靠近它、摩擦一下,里面的小磁鐵就會齊刷刷地指向同一個方向,就好比士兵們聽到了長官的命令,一起向某個方向看齊一樣。這個過程就叫做磁化。磁化完成后,一塊新的磁鐵就誕生啦。
至于發電機孫星云暫時沒有想那么多,做燈泡失敗了,他氣的把設備稀里嘩啦的亂砸了一通,心中這才舒了一口氣:“他王八蛋發明,都是辣雞!”。
“走,回京!”孫星云憤怒了。
不玩了,想要在這個時代過上現代人的生活,真的不是簡簡單單說說,我們走到今天的文明,是歷經千年沉淀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