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星云的徒弟,那必須都是人中龍鳳鶴立雞群的。這些劣徒們,對師父敬若天神的。在他們眼里,孫星云接近于神。
至于傳說中的敗家子,那是師父世外高人,世俗之人不懂而已。
穆青不是個愛說大話的人,他既然這么說了,自然就是榜上有名穩如狗了。
“接下來還有殿試,殿試你若是不給我考個狀元回來,我打斷你的腿。”孫星云淡淡的道。
穆青心中一凜:“弟子自當盡力。”
珠兒看到朱寶忠走路了出來,立刻興奮的撲過去笑顏如花:“你、你考的怎么樣?”
朱寶忠的臉上看不出來好壞,他只是沉聲道:“這個,聽天由命吧。”
這是個城府極深的人,喜怒不形于色。同樣這種裝犢子的人也是狗腿子們最憤恨的。
宋初考個舉人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并非像后來一樣中舉就可以橫著走,如范進那般“咦。好了,我中了!”
宋初,參加殿試的考生總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人落第,每次取中多少人由皇帝臨時決定。有的人多次省試都通過了,卻在殿試中被落第,不免產生怨恨不滿,、這對統治階級是不利的。
據說有個叫張元的考生,因為多次殿試都落第了,一氣之下竟然去投降西夏,這就反映出問題的嚴重性來了。至宋仁宗嘉佑二年更釀成考生鬧事事件。這一年是著名的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知貢舉,主持禮部省試。
直到后來朝廷才開始廣羅人才,舉子地位迅速上升。
科舉考試落第對考生的前途確實有很大的影響。當時逗留在京師開封的科舉落第的舉子常有六七千人,遇到國家有事不能正常舉行科考時,就可能耽擱十幾年找不到出路。
據說有些窮苦書生由于殿試落第無力還鄉而流落街頭,甚至投河自盡。這些對維持封建統治秩序是不利的,因此嘉佑二年,宋仁宗段式的時候便決定“凡與殿試者始免黜落”,這個安撫措施保證了所有參加殿試的舉子都能取得功名,這種做法以后就成為常制了
宋朝采取廣開科舉入仕之門,“碑人人皆有覬覦錄取名額之外,又錄取大量的“特奏名”,“自是士之潦倒不第者,皆翩一官,老死不止。”顯然,擴大科舉取士數量,對于鞏固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的確是一種有效的辦法。
“小公爺,這就是我給您說過的朱寶忠,他也是這期的舉子。”珠兒帶著朱寶忠這王八蛋來到孫星云跟前介紹著。
朱寶忠是不認識孫星云的,珠兒也沒有跟他說起孫星云的身份,他剛要拱手見禮。
“呸!”石頭沖地下吐了口痰,他首先挑事了。
孫星云一腳將石頭踢到了一邊,拱手道:“朱寶忠是吧,咱們既然認識了,就一起吃個飯吧,正好我在酒樓擺上了一桌為劣徒慶賀,一起去啊。”
朱寶忠剛要答應,然后看見了穆青,他一臉錯愕。
鐵錘湊過來:“小公爺,咱們是替穆公子慶賀,與旁人何干。我看啊,對于那些人品低劣不知羞恥的人咱們還是少結交的好。”
朱寶忠一看到鐵錘更是大驚失色,這人、這不是丟錢那個么。
猛然間,朱寶忠似乎明白了什么。這人丟的那八錢銀子是故意的,他在試探自己。
孫星云笑的曖昧:“走吧,朱舉人,咱們去吃酒。”
朱寶忠尷尬至極,哪里還敢答應,他一拱手:“這個,在下突然想起還有點事,咱們改日再聚吧,告辭,這個告辭……”
說著這廝就要溜,珠兒大急,要跟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