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清官都有傲骨的,就是不肯向權貴低頭。不是說,漢朝有個強項令么。這些清官,如非必要孫星云也是不想招惹的。這種人,不分好賴。尤其是自己的敗家子身份,很容易被攻擊。
“王沿啊,你知道自己哪里錯了么?”孫星云背著手看著他在墻上畫的那些張牙舞爪。
王沿沉默,然后沉聲道:“我不該上那封奏疏。”
孫星云回頭看著他:“你不該罵官家如商紂王,官家若是紂王,你現在早就被挫骨揚灰了。”
這份奏疏確實夠作死,王沿當時僅憑一腔怒火,現在想想又何嘗不懊悔:“我知錯,官家他不是。”
孫星云臉色終于緩和了一些,他冷笑道:“景祐景祐,朱門狗肉?王沿你還真是個人才,朝廷實施新政不是一朝一夕。你想現在就看到改革成效,殊不知欲速則不達,急功近利只會適得其反。你以為官家不知道朝廷積重,官員憊懶?可治理天下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古往今來有哪個皇帝能容你如此放肆。”
王沿只聽得汗水涔涔而下,他似乎理解錯了趙禎,他不是個什么昏君。
范仲淹他們的新政一直就沒有被間斷過攻擊,無數朝臣跟趙禎哭訴新政的壞處。有人更是信誓旦旦說這是禍國之兆,趙禎以一人皇權之力勉力維持著罷了。
任何一場新政的實施,必然會收到既得利益者的激烈反對。所以新政不能操之過急,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神宗時期的王安石變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
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后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
變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政府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和大商人非法漁利也進行了打擊和限制。
但是,就因為如孫星云所說的,王安石變法有些操之過急。急功近利的變法推行過程中由于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保馬法和青苗法。
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元豐八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終。
慶歷新政也是如此,不知道觸動了多少人利益,他們或明或暗的跟新政作對。
就比如修白渠,都是呂夷簡他們暗中操作,實際上趙禎是并不知道內情的。而王沿遲遲得不到朝廷批復,于是洋洋灑灑寫了這份奏疏。
范諷也心中惱怒:“你駙馬爺相識,既然朝廷不肯修渠,你何不來信告知?”
孫星云“哼”了一聲:“他要有腦子就好了,怕他就是活膩了,想青史留名故意的吧。倘若當真如此,你死了也不過是個笑柄!”
王沿繼續沉默。
孫星云罵的夠了,突然皺了皺眉頭,因為他似乎看明白了王沿畫的修渠之策:“這個,是你想的?”
王沿羞愧無地,這才抬起頭:“嗯,此法開渠可省一半的力。”
孫星云來了興趣,古人還真是有智慧:“哦,那你說說。”
“孫元帥請看,”王沿指著墻上他畫的圖:“白渠實則早已存在,不過是年久失修擁堵坍塌罷了。咱們若是在水渠內置一木車,車上置一橫梁,橫梁兩端各吊一竹籃。挖渠的時候將渠內擁堵的泥土裝入吊籃,只需將橫梁兩端用繩子鏈接。拽動繩索則將吊籃內的泥土倒入水渠兩端,還可加固渠道,達事半功倍效果。”
他說的其實是杠桿原理,將木車放在水渠內,木車上架起兩根十字交叉的巨木。木頭兩端吊著兩個吊籃,水渠兩旁用人拽著繩索,利用杠桿原理,將水渠內的泥土翻到水渠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