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的嘴巴已經張大,他的大腦在飛速處理著這顛覆性的概念。
“我…我好像有點明白了……”他顫聲道。
“gps接收機的設計原理,永遠是鎖定最先到達,信號最強的那個正確信號!”
“我們的假信號比真信號來得更早,功率更大,接收機自然會毫不猶豫地鎖定我們的信號,把它當成是真的衛星信號!”
“對!”余宏贊許地看了他一眼。
“一旦他們鎖定的是我們的信號源,那一切就好辦了。”
他拿起紅色的記號筆,在代表轉發模塊的方框里,畫上了一個邪惡的笑臉。
“我們可以隨意修改我們發射的偽造信號里攜帶的時間數據。”
“給他的定位時間加上0.1秒的延遲,他的炮彈落點就可能偏離目標一百米。”
“我們可以告訴他的接收機,你現在正在大西洋的海底。”
“我們甚至可以,給他輸入一個精準的坐標,引導他的空襲編隊,把炸彈扔到他自己的總統府頭上。”
余宏放下筆,轉過身,看著已經因為過度震撼而呆立當場的李杰,一字一頓地說道:
“從今以后,他們去哪里,看什么,聽什么,都由我們說了算。”
……
于是很快,351廠。
時間已經是凌晨三點,李杰啞著嗓子喊道:
“功耗、散熱模型核對完畢!”
“整體運行穩定,可以進行封裝!”
他身邊,數名兔子最頂尖的信號處理工程師圍著一個工作臺,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將最后一塊閃爍金屬光澤的芯片,用微型鑷子嵌入到一塊構造極其復雜的電路板上。
工作臺的正中央,余宏親手拿著一把精密的電子焊槍,將最后幾個金色的引腳焊點與電路板連接。
當最后一縷松香氣味的青煙散去,余宏放下工具,緩緩直起身。
在他面前,一臺軍綠色的工程塑料手提箱靜靜地躺著,箱子內部的線路被一塊鋁合金隔板整齊地分成三個區域。
一塊負責信號接收與解碼,一塊負責時間同步與偽造,最后一塊則是信號的發射單元。
這就是成果。
余宏根據它的職能,稱呼其為導航誘騙器。
距離余宏畫出第一張草圖,到此刻第一臺完整的樣機下線,時間不多不少,正好用了一周。
這就是北斗全套技術帶來的絕對優勢。
351廠甚至為此推遲了北斗核心組件的生產計劃,全力為這個項目的誕生讓路。
……
與此同時,在京城的一處保密會議室里。
錢森院士手里的鉛筆,在一張畫滿了復雜天線陣列布局的草稿紙上劃來劃去,最終又煩躁地停下。
他揉著發痛的太陽穴:
“要在l波段形成足夠強度的覆蓋式壓制,我們的發射單元體積至少要有一輛卡車那么大,而且功耗驚人,需要專門的移動供電車來保障。”
“這種裝備怎么部署到一線?更別提自適應跳頻,那對芯片的實時運算能力要求太高,我們現有的五微米技術根本不夠……”
坐在他對面的孫棟、任新、王希等幾位國家級的通訊領域專家,同樣愁眉不展。
他們代表著兔子在電子戰領域的最前沿,但此刻也感到了深深的無力。
在錢森等人看來,電子戰就是一場拔河。
你的gps信號是一牛頓的力,我的干擾信號就要用十牛頓、一百牛頓的力把它徹底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