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自動化生產線技術也沒那么高不可攀,工業發展局多少還是培養了一些調試人員,鄒臨天現在就在檢查這批牛馬的勞動成果。
取土地在一個規劃的水庫上,挖掘機把黃泥抖進四驅柴油拖拉機,本地草草培訓的拖拉機司機踩動油門,車頭的二十五馬力單缸柴油機開始咆哮,扭扭捏捏的拖動拖箱,開進了磚瓦廠的鋼結構廠房,拉下液壓開關,拖箱被液壓桿頂起,把黃泥倒進了進料口。
旁邊跟著的是一拖派來的技術科科長,一臉緊張的觀察拖拉機的工作狀態。
這是中國完全自己生產的第一款拖拉機,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工業產品,鄒臨天照搬了廣西山王,這種產品比青頭鴨更簡單,成本更低,更適合廣大的農村地區。
鄒臨天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材料是石沱鎮鋼鐵廠特別調制的,發動機變速箱的核心部件,都是長安機械廠幫你們加工的,要是你們裝配還出了問題,只能說明你們沒有嚴格按照裝配手冊來操作,我就該去找劉局長的麻煩了。”
四十多歲的技術科長在鄒臨天面前像緊張得像個新兵蛋子:“就是劉局長讓我來看山王的第一次現場作業,他還想問問,那種軸承液氮冷卻安裝的工藝能不能改改,液氮那玩意一看就金貴,聽說還是進口的,我們用壓力機也可以安裝軸承嘛。”
鄒臨天一陣無語,人窮慣了就是容易走邪路,一臺機械設備的裝配工藝甚至比加工工藝還嚴格,后世的那些歐美的機械廠能把部件交給中國代工,但裝配工藝的秘密卻捂得死死的。
這也是鄒臨天寧愿讓長安機械廠那些洋鬼子幫忙加工山王的部件,卻要讓一拖自己按照裝配工藝來總裝的原因。
鄒臨天指了指面前來來往往的山王:“如果現在有在兩個牌子的山王,一拖牌的五千一臺,但用一個月就要修三天,長安牌的一萬一臺,
用三年都不用修,你覺得這種磚瓦廠會買那個牌子的?”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