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他這么一說,鄒臨天和黃部長都明白了。
現在中國的工業品銷售怎么說呢,上面有工業發展局這個大神壓著,基本不存在短缺的問題,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好寶貝都能從工業發展局買的到。
但這個東西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只要中國自己能生產出來的東西,工業發展局馬上就會消減從東大的進口數量,以保證中國自己的工業發展空間。
像這家工廠生產的這些簡單農具工具,工業發展局已經不再從東大進口,鼓勵中國自己的工廠加大生產,滿足需要為主。
對質量達標的,更是直接采購,幫助向其他工廠推廣。
也就是說,鄒臨天人為制造了這些簡單產品的稀缺性。
多了不說,這些搞倒賣的股東,把東西從廠里拿出去,賺一二十個點的利潤很容易,這對轉手生意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利潤。
果然,一家小型加工廠的賬目很簡單,工作人員分頭動手,下午就清理了一個大概:“部長,基本沒問題,所有費用支出都在制度規定之內,甚至可以說是優秀標準,這位戚廠長要求很嚴。
您說的股東多批次購買產品的事確實存在,但價格跟工業發展局和購銷社的采購價是一樣的。”
黃部長冷笑道:“他們什么檔次,也配和工業發展局供銷社一個價買東西?
都是些什么人?”
這些倒賣的人身份還快就清理出來了,一個沙坪壩區的副區長,下面幾個鄉鎮的書記鎮長。
都在廠里投了2-500不等的額度。
看到黃部長有大動干戈的跡象,鄒臨天趕緊拉著他進了旁邊的辦公室:“部長,這事不好辦啊。”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