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臘月天,晴日可遇不可求,濕寒才是常態。
天還沒完全亮,深灰的低云如同一卷浸透了水的棉絮,仿佛一伸手就能攥出冰水來。
霧城城門洞下,伴隨一聲輕叱,大隊人馬魚貫而出,踏碎地面薄霜,融入遠方灰白濃重的晨霧。
老縣令攜一眾衙役躬身相送,待隊末最后一道影子消失在視線,縣令才緩緩直起身,挺直脊梁,將頭頂烏紗扶得端端正正。
先正衣冠,再正己身。
霧城諸事已了,軒轅璟率隊回到玉城,全權接管布政使司,并張貼布告放出盧世清的死訊。
消息傳開,還沒從雪災中緩過神來的南方官場驟然靜下來,仿佛一群驚弓之鳥突然被掐住了喉嚨。
密信雪片般從南州各地送到布政使司,其來源自然是散布各處賑災的星羅衛。
緊接著,昭王相邀去布政使司喝臘八粥的帖子飛抵各州縣衙門。
有人捧在手里,連字都還沒看完就兩眼一翻暈厥過去,仿佛收到的不是邀帖,而是閻王送來的催命符。
臘八節這天,布政使司設席兩桌。
滿滿當當兩桌人,等席散,就只剩下一桌半的人和半桌尸首。
“那一個個,嚇得路都走不穩,全靠隨從攙著。臉白得跟死了三天一樣,人還在,魂兒已經嚇沒了。”
燃著銀絲炭的房間里,陸未吟一邊聽采柔描述眾官員被人扶出布政使司的場景,一邊淡定的喝著臘八粥。
“旁觀死亡,向來是最直接有效的震懾手段。”
誰也不知道那把刀,下一次會不會落到自己頭上,怎能不怕?
喝完最后一口,陸未吟將碗遞給她,翻開面前剛寫好的,還沒在市面上開賣的話本。
該做的事都做了,該揚的名也是時候揚了。
桌案上一共擺了五本,內容各異,有寫實的,有純編的,還有真假參半的,全是歌頌昭王南下賑災的事跡。
“小姐。”采柔端著空碗,猶豫著問道:“王爺如此雷霆手段,待回到京都,不怕被參上一本嗎?”
她雖不通政事,卻也知道這樣私自斬殺朝廷命官,應該是不合規矩的。
昭王自己惹麻煩也就算了,可別連累上她家小姐。
陸未吟淡淡一笑,素白指尖翻動書頁,扇起微風拂動鬢發,“放心吧,王爺心里有數。”
此事沒有背著嚴狄,既能過得了監察御史這一關,就無需擔心回京后的問題。
采柔點點頭,端著空碗往外走,剛到門口,忽聽得陸未吟問:“這本怎么是寫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