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瑾和他們去了泉眼邊上。
智智說,泉眼是生活飲用水,在泉眼下方,有個大水塘,這是給家里的牲口和種植菜吃的,洗澡用水。
老天爺啊!!!
人,來到這里是看到人最多的一次。
輪到他們了,馬車上固定著一個巨大的鐵皮水罐。王智正用木桶從泉眼下的水塘里打水,一桶一桶地倒進水罐頂部的開口。
“這大家伙,能裝多少水?”賀瑾好奇地問。
“八百斤!”王智喘著氣,拍了拍水罐,“加上你,正好夠這兩匹老伙計受的!路上可不能跑太快,不然水晃得厲害,馬吃力。”
賀瑾看著他們彎腰打水,十天輪到一次用馬來打水,畢竟家屬院太多人,都排著隊用馬車。
賀瑾看他們要打好一車水,慧慧和智智居然要把兩輛馬車的水全部打好,再一起回去,無語了。
“慧慧,你先把水帶回去,智智留下來打水,你先回去把水裝進水缸,再來的時候,正好智智打完水,這樣節約時間又打多水。”
王智和王慧聽了,都愣了一下,停下手中的活兒,他腦子里過了一遍,眼睛慢慢瞪大了。
王慧最先反應過來:“對呀!金娃娃說得對!咱們以前咋這么死心眼兒呢?光想著一起走一起回,這一來一回得磨蹭多半天!”
王智也琢磨過味兒來了,沖賀瑾咧咧嘴:“行啊,小瑾!你這腦袋瓜子是咋長的?”
說干就干。
王慧利索地把水罐的蓋子擰緊,跳上馬車轅,輕輕一抖韁繩:“駕!老伙計,咱們先回!路上穩當著點!”
王慧,駕著馬,慢悠悠,卻穩穩地朝著家屬院的方向走去。
只剩下賀瑾和王智,以及另一輛空馬車。
王智打水的動作更快了,木桶撞擊水面的聲音也顯得格外清晰。
他一邊干一邊忍不住對賀瑾說:“你這法子好!這么一來,咱今天能多拉回去一罐水,省出來的工夫,還能去摘點沙棘果子!”
賀瑾看著王智忙碌的背影,一桶一桶一到馬車鐵皮桶里,太慢了,心里盤算著,等下回去,他做一個龍骨水車,手搖搖就可以把水裝到馬車上的鐵桶里,時間上就要提的十分之一。
本來要四個小時才把水裝滿,現在只要三個小時。
王慧和王智興奮地拉著王小小和賀瑾,要去附近生產隊牧民辦的集市看看,推著板車去。
王小小:“慧慧你這么興奮,集市多久擺一次?”
王慧滿臉笑意:“老大,七八九月份才有集市,要等牧民的交完指標才有多余的。”
賀瑾不解的問:“到了七月份,牧民就知道能不能完成生產隊的指標了”
王慧:“這個他們心中有數,4月份去趕羊吃草,到了七月份就知道今年的收成了。”
王智插嘴道:“老大,我們這里也有三樣不能買,主食不能買,肉類不能買(骨頭能買),還有茶磚不能買。其它都可以買?這次我要買上多多的骨頭,熬骨油,這樣一個冬天就可以過了。”
王小小不解“為什么茶磚不能買?”
“他們習慣喝茶,做奶茶,那是算是他們主食之一,只有藏民可以供應,不可以改變他的文化和飲食。”
集市設在背風背陽光的山口。
王小小和賀瑾穿著藏服,一股混合著牲口、奶制品。
王小小還看到有人在巡查。
王慧在王小小耳邊小聲:“這些都是藏族干部在巡查,就怕藏民私自把茶磚拿出來賣,第一年他們賣了茶磚,后來沒茶吃,一個月后居然沒有精神,一個二個像是生病,最后連軍醫去檢查,他們才說他們把茶磚賣掉了,沒有茶吃難受~,最后在大雪封山的時候,我爹親自帶兵下山去了縣里拉回來一批茶葉,才好起來。”
賀瑾:“大雪不下山,那補給怎么辦?”
王智:“補給從九、十月份會把五個月的補給全力給補齊。”
王小小已經自已逛了。
每一樣她都想要,她有錢呀!二科學員的津貼她也有錢拿,她爹后媽的津貼都是她管家。
王小小走到攤前,看到了漢字的名稱和價格表。
王小小第一次看到沒有討價還價的集市。
第一,價格公道;第二,語不通。
王小小來到一個攤上,蹲了下來,這家最干凈,他們家的墊著奶疙瘩的布,是最白的。
她拈起一塊淡黃色、硬得像小石頭一樣的奶疙瘩,用手指敲了敲,發出清脆的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