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小看著地上這套初步成型的裝備,總覺得還需要一些更硬核的東西來支撐護甲。
她轉身快步回到辦公室。
賀瑾正靠在床上休息,臉色雖然還蒼白,但眼神已經清亮了不少。
王小小把一套圖紙鋪在他面前。
“小瑾,幫姐算幾個數。”
賀瑾立刻來了精神,接過圖紙和鉛筆:“姐,你說。”
王小小指著圓盾,“第一個,直徑40公分,弧形曲面,中心弧度半徑60公分,用的彈簧鋼板厚度是0.5公分。你算算,這個結構在受到正面沖擊時,能偏轉多少力?最大能承受多大的沖擊力而不至于讓使用者手臂骨折?”
賀瑾的眼睛在圖紙上飛快地掃過,手下已經開始了計算。他一邊寫一邊喃喃自語:“將沖擊力分解為法向力和切向力……考慮到弧形面的偏轉效應……彈簧鋼的屈服強度……”
不一會兒,他抬起頭,眼中閃著光:“姐,這個設計很巧妙!根據計算,這個弧面能偏轉掉近60%的正面沖擊力。只要沖擊動能不超過150焦耳,佩戴者用正確姿勢格擋,前臂尺骨和橈骨發生骨折的概率低于5%。”
王小小點點頭,這正是她想要的:“再看看臂甲和脛甲。我設計的這個弧度,你算一下它的結構強度,和同等重量的平板鋼板相比,抗彎曲能力提升了多少?”
賀瑾再次埋首計算,這一次他算得更快:“姐,提升了至少三倍!這個流線型結構相當于在縱向增加了數道無形的加強筋。特別是脛甲的正面弧度,足以抵擋一般棍棒的全力擊打而不會嚴重變形傷到腿部。”
最后,王小小拿起那個略顯粗獷的頭盔:“這個呢?半包式結構,重點防護了天靈蓋、前額和太陽穴區域。算一下,在受到自上而下的鈍器打擊時,沖擊力會如何通過這個結構分散?”
賀瑾仔細看著頭盔的內襯結構和外殼形狀,進行了一番復雜的力學分析:“內襯的棉花和粗布緩沖層可以吸收30%左右的沖擊能量,外殼的流線型設計會讓剩余沖擊力向兩側分散……姐,雖然不好看,但這個結構很科學,比現在用的那種全覆蓋式的鋼盔更輕,防護效率卻更高。”
王小小看著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最終數據,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她揉了揉賀瑾的頭發:“謝了,小瑾。有了這些數據,我就能理直氣壯地告訴爹,這不是我異想天開,而是經過科學計算的最優解。”
賀瑾蒼白的臉上也浮現出一絲紅暈和驕傲:“姐,是你設計得好。我只是用數字證明了它為什么好。”
王小小問:“小瑾,你說這套要交給二科的領導,還是交給我爹?”
賀瑾眨眨眼:“交給丁爸,親爹他們能化緣邊角料鋼鐵,那就是要作出成績來,我們二科做為兄弟部隊,不管丁爸在公在私方面,都可以要陸軍的人情,下次去陸軍借東西也方便。”
王小小點頭和她想的一樣,她和她兩個爹軍種不同了,還是為自已的二科多想想好處。
王小小去了丁爸辦公室。
“報告,首長,學員王小小有事報告。”
“進來。”
王小小進到辦公室后,就直接不客氣坐下,拿起熱水壺,給自已倒了一杯熱水。
老丁牙疼,和老賀出去一趟后,學會了在外做面子工程,以前從來不會報告,直接進來,現在會報告了。
王小小把數據交給了丁爸,等丁爸看完。
老丁看完:“護甲有多重。”
王小小思考:“差不多八斤半。”
老丁敲著桌子:“你爹最多能化緣來2噸的鋼鐵邊角料,制作東西有損耗,也就是說你爹可以做400套護甲,不夠分,前線巡邏最少要1000人,你知道400套護甲,意味著什么嗎?”
王小小這次回答不用思考:“400套護甲,不夠分配,但足夠改變局面。”
老丁欣慰笑了,繼續教導她:“對,閨女,它無法讓一個師的每個巡邏兵都穿上,但足以武裝起一支令人生畏的精英分隊,可以在最關鍵的地段建立起絕對的心理和物理優勢。所以這個護甲在邊防上的作用很大,你爹和親爹的部署上在軍中數一數二,就意味著在未來他們的領導下,零損傷,也意味著這套護具很實用,會大批量生產,你才12歲,人怕出名豬怕壯,我不會以你的名義報上去,明白了嗎?”
王小小趕緊點頭:“明白,我都服從領導的安排,我是集體的一份子。”太好了,這個是后世的,她絕對不要署名權。
老丁慢悠悠的說:“閨女,你依舊是學員,等你滿十六成年,在轉成軍人,慢慢來不要著急。”
王小小點點頭,她也不著急呀!后世要18歲才成年,還要讀大學,真正出來工作最快也要22歲,她前世是外科醫學博士,大學到博士她用了十年。
王小小八卦的問:“我爹和親爹居然能化緣到兩噸的邊角料鋼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