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老人家久等了,剛開完一個會,你們請坐,有什么事情盡管跟我反映,我作為區長,有義務和責任給你們妥善處理好。”楊騫很熱情的接待著來上訪的老倆口。
老頭兒看來是一家之主,他代表兩人發了,“楊區長,你可得為我們兩個無家可歸的老東西作主啊。”
楊騫很親切的聽完他們的講述,原來是因為一家進入富海工業園區的企業,因為要動工,所以把這兩人“釘子戶”直接連人帶物一起抬到街上,老倆口已經在附近還沒拆遷的人家里住了好一陣子了,那家公司也讓他們去領拆遷費,但他們覺得領了拆遷費、過渡費,一時半會兒也搬不進正在修建的安置房里,而且他們根本就沒簽字同意搬遷,拿了錢,還怎么去告這些黑心的企業,有理也變得沒理了。
所有領導的思路大致都是相同的,“兩位老人家,你們去找過青河政府嗎?還有他們園區管委會?”誰聽了這話都知道,領導是想著,能推出去就推出去,能按下去就按下去。
老頭兒也聽出楊騫是想把他們兩人的反映交到下面去處理,“楊區長啊,如果下面能解決我們會來麻煩你嗎。去鎮上,鎮上說的這塊地的拆遷交給了大頭菜公司,他們不管;問管委會吧,我們看了看管委會的部門,就沒有哪一個是管拆遷的,我看啊,還是得找政府,鎮政府不行就區里,區信訪局里也去過了,他們的回答是讓我們去大頭菜公司領錢,我們都看出來了,全是一伙的。現在我們只能求清天大老爺為我們作主了。”
楊騫聽了,覺得這兩位老人看來還是沖著錢來的,“兩位老人家,是這樣的,你們可以先到那公司去把錢給領了,我們區里現在正在向市、省申請提高拆遷補償的標準,一旦批準了,從去年開始,每戶人都要按新標準補齊,錢完全沒有問題。”
老大爺知道這楊區長是誤會了,以為他們想要更多的錢,便解釋說,他們當釘子戶的原因可不是為了錢,他們在那里住了兩代人,那是有感情的,根本不愿搬走,不是錢的事兒。現在兩人無兒無女,只想在那里平靜的生活一輩子。
楊騫想著,這房子現在已經被拆除了,他們又不要錢,那他們到底想干嘛,反復幾次詢問下,終于得知兩位老人的要求:公平。
為了把事情解決好,又要維護自己區長的權威,楊騫最后給出了一個時限,“這樣,兩位老人家,我會在十天之內搞清楚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一個月內將處理結果通知你們,錢該你們得的一分不會少,我在這里保證,結果會另你們滿意。”
兩位老人聽到區長已經表明了態度,而且也給出了時限,所以決定一個月后到這里來聽結果,楊騫搞農業出生,對農民問題本身就很關注,為了展示出自己親民的一面,讓區政府辦安排小車班派了一輛車子,送兩位老人回去。
楊騫一個人在辦公室里,有很多事情他可沒敢跟兩位老人家說得太白,比如這拆遷是政府行為,為什么會由一個企業來組織實施,而且錢也由企業發放……
楊騫馬上安排秘書調查此事,必要時候,把青河的書記和區信訪局的領導叫來,具體談一談。
陳功在這個周末,在宋惠云的陪同下,終于下手買下一套70平方米的兩室一廳的清水房,用了一整天,看了六套房子,在宋惠云的細心分析下選定了這套,而且這里離宋惠云居住的小區也僅有十幾分鐘的路程。
陳功對這房屋的設計裝修可不在行,宋惠云拍著胸脯說交給她,指著這里說要安什么電哭,指著那里說要放什么家具,感覺好像把這里當成了她和陳功的家。
“陳功,以后這里裝好了,我能過來嗎?”宋惠云問著陳功。
這也叫問題嗎,但宋惠云這么幫助自己,而且還是那種關系,笑了笑,“隨時歡迎。”
宋惠云雙眼直盯著陳功,“那我在這里過夜也行?”
這問題還真把陳功給難住了,因為這套房子的事情肯定會讓魏書琴知道的,雖說魏書琴家在富海市里,但難免會經常到新橋來,這一個房子里是否為存在另一個女人,她很有可能會觀察出來的。
陳功沉默了好一會兒,還是宋惠云自己解了他的圍,“開玩笑的,我想你了你還是來我那邊。”
陳功點點頭,這宋姐果然明白自己心思,但心里還是挺難受的,這樣不是把宋姐當成半個外人了嗎,人家對自己的感情可以掏開心來看。
陳功正想要說些什么讓宋惠云寬心,結果還是宋惠云先說了出來,“你不用再擺著一副很糾結的樣子,其實這樣已經很好了,我很開心。”
兩人將房子研究以后,便出了大樓,來到外面大門口的售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