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嘿嘿一笑,道:“中戲有個叫李保田的,今年35歲,別看他歲數不大,卻一臉滄海桑田,身子骨瘦弱,充滿了病態美,是出演劉羅鍋的不二人選。
和珅一角,我想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王剛來演,說起來您和王剛還是一個系統的,對他您熟吧?”
王扶林想了想,道:“那個為電臺演播長篇作品《牛虻》的王剛?胖乎乎那家伙?”
高遠點頭說是。
王扶林微微蹙眉,道:“他演和珅不合適吧?首先說個人形象上就跟和珅相去甚遠,雍正朝大學士馮英廉曾形容過和珅:機敏且善察觀色,相貌白杳而英俊。
王剛同志……白胖白胖的。”
高遠一樂,道:“戲說,戲說嘛,不用對歷史那么嚴謹,只要展現出戲劇效果就ok了。”
王扶林呵呵一笑,道:“那就把人喊進組看看吧,還有你舉薦的那個李保田,也一起看看。”
他為人寬厚,是個非常善于采納別人意見的導演。
換成別人,你小高在這里指手畫腳的,早就拂袖而去了。
導演不要面子的嗎?
高遠說聲好。
王扶林又道:“乾隆和戲份比較多的六王爺……誒六王爺讓李丁老爺子來演我覺得挺合適的,李老師帶著股子蔫兒壞的氣質,豐富的表演經驗讓他演一個處事圓滑的糊涂王爺我想沒問題。”
“您眼光真準。”高遠心說,原版的糊涂王爺就是李丁老爺子演的,他原本也沒打算換人。
“那皇上一角……”
“我這里沒有合適的人選,這個角色得您費費心了。”
王扶林笑笑,道:“好,那我找幾個演員讓他們來試試戲,誰合適就用誰。”
很快談好這件事情,兩人定好年前把角色定下來,過完年正式開拍。
王扶林起身告辭。
高遠和李健群把他送下樓。
王扶林又道:“臺里正在研究改編四大名著的事情,目前初步定下來兩部,《西游記》和《紅樓夢》,《西游記》會先上,由楊潔同志擔任導演,《紅樓夢》大概稍晚一點。”
高遠明知故問道:“您要接手《紅樓夢》的籌備和拍攝工作?”
王扶林自矜笑笑,道:“我79年去英國考察,就發現英國人極擅長改編拍攝他們國家的名著,《福爾賽世家》《無名的裘德》《呼嘯山莊》什么的。
代表團回來之前,我向領導提了個請求,單獨留下來待一陣兒,再系統地學習一下bbc電視臺拍攝名著的先進經驗,領導準了。”
他推了自行車往前走。
高遠和李健群也連忙跟上。
王扶林邊走邊說道:“我又呆了幾天,回來后將看到的學到的跟領導詳細匯報了,并提出將《紅樓夢》搬上熒幕的建議。
怎么說呢?
這個建議一提出來,就遭到了單位和紅學屆很大的爭議,少部分人支持,大部分人反對,反對者的意見非常統一,說以我國現如今的電視劇發展情況,不足以支撐起這么一部經典名著的拍攝工作來。
倘若拍砸了,就是對名著的褻瀆,對人民群眾的不負責。
后來,副臺長戴臨風同志發了火,說我們作為電視劇行業的領路人,就是要發揚開拓進取精神,即便知道改編名著的條件還不成熟,也要盡最大努力去嘗試一下。
哪怕給后來者蹚出一條路來也是好的。
老戴聯合了一些人,做通了某些人的工作,單位這才同意立項的。”
高遠上輩子在網上看過《紅樓夢》拍攝前后不為人知的故事,對王扶林講述的這個事情多少了解一些。
但聽他親口說出來,又是另一種感受。
“太不容易了。”他感慨道。
“是啊,太不容易了。”王扶林苦笑道:“也正是因為不容易,所以更要拍好啊。”
他這話相當于承認自己將會接手《紅樓夢》的拍攝工作了。
李健群的雙眼亮晶晶的,她問道:“王導,《紅樓夢》什么時候開始籌備?”
王扶林看看他,眼帶笑意,道:“最快也得明年底了,臺里沒錢,只能先上《西游記》,兩部戲同時籌備,資金壓力太大了。”
李健群黯然一笑。
高遠問她道:“你對《紅樓夢》有興趣?”
李健群一瞪眼,道:“廢話!那可是《紅樓夢》啊!哪個女孩子對《紅樓夢》不感興趣?誰心里還沒個黛玉的夢?”
咋還急了?
高遠沉吟片刻,對王扶林說道:“王導,如果我說,紫禁城影業愿意拿出一筆資金來投入到《紅樓夢》的拍攝中,您看有沒有可能讓這個項目提前上馬呢?”
王扶林立刻停住了腳步,目光炯炯望住高遠,神情有些激動,道:“小高,你說真的?”
“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敢跟您開玩笑啊。”
“哈哈,如果你真愿意掏一筆錢的話,我可以保證,這個項目立馬就能啟動!小高,你能拿出多少錢來?”他心說,業內傳果然不假,這個小高同志是個能掙錢的主兒。
光給國家創匯就有兩千多萬美金了,土財主啊。
“300萬不成問題。”高遠考慮了片刻后給出了這么一個數字來。
他心說,可不能只讓我一人兒掏錢啊,記憶中,《紅樓夢》的啟動,央視沒錢,是廣電部計財司掏了500萬,才得以開始拍攝的。
《西游記》也是一樣的情況。
央視主打一個四處白嫖,這操性也是沒誰了。
王扶林琢磨琢磨,道:“300萬少了點兒,不過也能湊合著拍了。你有什么要求?”
高遠扶著車座子,不禁失笑道:“您可真夠爽快的,要不這樣兒,您中午別走了,我請您涮羊肉去,咱們邊吃邊聊。”
王扶林也不矯情,道:“也好,讓你破費了。”
三人來到艾大叔的涮肉館,找了個空桌坐下。
見他過來了,古麗走過來問道:“遠哥,還是老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