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政令傳達遲緩,更易造成地方官員權責不清,相互推諉,甚至形成割據苗頭。”
他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發出篤篤的輕響,如同敲在眾人的心頭上。
“此等弊政,不可再續。”
“朕決定,在大慶全境推行‘行省制’,統一行政層級。”
“此制已在奉國試行多年,成效卓著,想必諸位愛卿亦有耳聞。”
此一出,殿內倒是沒有引起太大波瀾,甚至不少官員暗暗松了口氣。
行政區域改制,雖然動作頗大,但主要涉及的是官員體系的調整和地圖上的重新劃分。
并不直接觸動官員的核心利益,更不會立刻去折騰底層百姓。
相比于剛才那石破天驚的‘修法’,這事兒就顯得柔和了許多。
而且奉國行省制的高效,他們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知道這是大勢所趨。
因此,眾臣大多垂首表示贊同,并無異議。
李徹見狀,微微頷首,知道此事阻力不大。
隨即,他臉色再次沉靜下來,甚至帶上了一絲凜冽的寒意。
所有人都知道,重頭戲恐怕要來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何況是皇帝呢?
如今李徹正式入主帝都,怎么都得折騰一番,肯定不是兩道旨意就能停下的。
“最后一道旨意,便是老生常談,卻也是積弊最深、關乎國本之事”
“稅賦!”
這兩個字如同擁有魔力一般,讓殿內幾乎所有官員,心頭都是一緊。
賦稅,是帝國的血脈,也是最能牽動各方神經的敏感領域。
李徹沒有立刻闡述新政,反而目光悠遠,緩緩說起了一段往事:
“朕還記得,當年在北地,以王氏為首的世家勾結官吏,攛掇賊寇反叛燕國,意圖不軌。”
“朕與燕王奉命查辦,最終在薊縣將其首惡一網打盡。”
說到這,李徹看向身旁的李霖,后者也點了點頭,顯然對那段經歷記憶猶新。
“事情本已了結,朕與燕王押著人犯準備離開薊縣之時,卻突然有數百名衣衫襤褸的百姓,攔在了朕的馬前。”
“他們痛哭流涕,看上去可憐極了,你們猜,他們求朕什么?”
眾官員屏息,隱隱猜到了什么。
“他們是來為那些被抓的世家老爺們求情的!”李徹的聲音帶著一股壓抑不住的怒意,“他們跪在地上,哭著對朕說:‘青天大老爺,您行行好,放了王老爺他們吧!’”
“朕問他們為何?你們可知他們如何回答?”
李徹回憶著當時百姓凄惶的語氣:“他們說:‘俺們之前的土地,因為要交的稅賦太多,活不下去了,是王老爺他們好心,買了俺們的土地,還讓俺們當佃戶,這才能有條活路啊!王老爺他們是好人,是善人吶!’”
故事聽到這里,許多大臣的臉色已經變得極其不自然,有些人甚至下意識地低下了頭。
“哈哈哈。”李徹發出一陣冷笑,“何其可笑!何其可悲!”
“他們直到那時都不知道,那些逼得他們賣田賣地、活不下去的稅賦,根本不是朝廷的正稅!”
“而是他們口中感恩戴德的王老爺和善人們,勾結了當地的貪官污吏,巧立名目,強加在他們頭上的苛捐雜稅!”
群臣噤若寒蟬,許多人后背已被冷汗浸濕。
他們如何不清楚百姓為何會這么說,各地世家的手段都差不多,都是在吃人,反而還要求人對他們感恩戴德。
“他們被人家賣了,還在替人家數錢,還在感念人家的‘活命之恩’!”李徹的聲音如同寒冰,“這就是我朝如今稅收之弊,這就是胥吏豪強勾結之惡!”
他伸手一拍御案,聲震殿宇:“今日,朕就把話放在這里!”
“朕不管你們名下掛靠著幾千,幾萬畝田地!朕也不管你們以前,有沒有做過,或者縱容親屬干過這等敲骨吸髓的勾當!”
李徹一字一頓,每一個字都帶著森然的殺意:
“只要朕當一天皇帝,此等亂收稅、盤剝百姓的現象,就絕不可再有!”
“這是朕的底線,也是大慶的底線!”
“誰要是敢觸碰這條底線,伸了不該伸的爪子......”
李徹冷哼一聲,沒有再說下去,但那未盡之語中蘊含的血腥味,已經讓殿內所有人心膽俱寒。
伸了爪子會如何,還用細說嗎?
若是先帝,大概率只會砍掉伸出來的爪子。
而若是面前這位陛下,大概率會拽著爪子,將爪子的主人也砍了,順便收拾他全家!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