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徹下令加快速度出城,免得打攪百姓生計。
烈日依舊灼人,但曠野的風總帶來一絲流動的氣息。
龍旗儀仗并未過分張揚,沿途勞作的百姓卻也紛紛停下手中的活,敬畏地跪伏在田埂邊。
和奉國的百姓相比,此處的百姓還未適應,自然謹小慎微。
李徹騎在黑風身上,看著兩旁剛剛恢復些生機的土地,眉頭微蹙。
之前獨孤宏下令堅壁清野,百姓失去了田地,如今再播種也來不及了。
李徹便下令從奉國調來種子和農學生,為百姓們恢復生產。
夏天適合種植一些瓜果蔬菜,尤其是絲瓜之類的瓜類,別管產量如何,至少能讓百姓們賣些錢。
“陛下不必過于憂心,”楊璇策馬跟在他身側稍后的位置,輕聲道,“農學生說了,這些瓜類生長快,只要水肥跟上,很快便能見收成。”
“雖頂不了糧食,但能讓百姓換些油鹽,已是恩德。”
楊璇今日換上了一身輕便的軟甲,陽光灑在她側臉上,鼻尖滲出細密的汗珠,英氣中帶著一絲柔美。
看向李徹的目光,更是帶著難以掩飾的傾慕。
李徹聞收回目光,對她笑了笑:“朕知道,只是看著這大片土地荒蕪過,如今這點綠色,總覺得不夠。”
“土改之事......更是千頭萬緒,急不得啊。”
李徹本想著直接將世家的田產,公平合理地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
但這涉及戶籍、丈量、分配、產權認證等一系列繁瑣至極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基層官吏和時間。
在統治根基未穩之前,貿然全面推行,只怕會引發更大的混亂,只能暫時擱置。
“陛下深謀遠慮,”楊璇聲音溫和,“比起偽帝只知盤剝,陛下已為百姓做了太多。”
兩人正說著,前方親衛隊伍忽然一陣騷動。
隨后又傳來一聲低聲的呵斥:“退后!御駕在此,閑人回避!”
李徹循聲望去,只見官道旁的田壟上,一個皮膚黝黑精瘦的漢子,正被兩名親衛用長戟攔著,一臉驚恐地朝著龍旗方向張望。
“何事喧嘩?”李徹開口問道。
秋白連忙回稟:“陛下,是個老農非要過來,說要給陛下送點東西。”
“哦?”李徹來了興趣,擺了擺手:“讓他過來吧。”
若是在奉國,這種事情還真是不少,李徹絕對是奉國最大的頂流,走到哪里都有粉絲。
但在洛陽敢這么做的百姓,如今他還只見過這一個。
親衛得令,紛紛讓開道路。
那黑瘦漢子看著周圍全副武裝的親衛,腿肚子直打顫,幾乎是挪到了近前。
見到李徹后更是‘噗通’一聲跪倒在塵土里,頭埋得低低的,反倒說不出一句話來。
李徹看著好笑,不由得翻身下馬,走到他面前:“這位鄉老,既然如此怕朕,為何還要來?”
那漢子被李徹親手扶起,受寵若驚之下,更是語無倫次:
“陛......陛下......小民......小民趙老栓,拜見陛下!”
“俺感念陛下天恩,家里的老母雞下了幾個蛋,就攢了幾個......想著送給陛下嘗嘗......”
他哆哆嗦嗦地把懷里用破布包著的東西捧出來,果然是五六個雞蛋,上面還帶著母雞體溫和草屑。
雞蛋的個頭不大,顏色也有些深淺不一,一看就是農家散養雞所下。
李徹微微一怔,隨即莞爾。
普通小民視財物如命,扣下屁股都得嗦一下手指。
尤其在這青黃不接的時候,幾個雞蛋可能就是一家人幾天的油鹽錢,豈會無緣無故獻給自己?
這趙老栓定然有事。
但李徹還是接過雞蛋,觸手微溫,心中卻是一動。
他沒有立刻道謝,而是故意板起臉,語氣嚴肅了幾分:“趙老栓,你如實說來,到底有何事見朕,莫非是受了什么冤屈?”
趙老栓被李徹嚇得一哆嗦,差點又癱軟下去,連忙擺手:“沒有沒有!陛下明鑒!小民......小民就是想問問,俺家大哥,在奉國......過得可還好?”
聽到趙老栓這話,李徹倒是有些意外:“你大哥在奉國?”
“是,是,”趙老栓見皇帝問起,連忙點頭,“四五年前,洛陽這邊鬧大旱,地里顆粒無收,俺和俺大哥兩家都過不下去了。”
“大哥......大哥就把祖傳的幾畝薄田和老屋都留給了俺,帶著嫂子和侄子,說去奉國討條活路......”
李徹心中了然,原來是掛念北遷的親人。
他輕輕搖頭,語氣緩和下來:“朕麾下子民千萬,如何能認得每一個?你大哥叫什么名字?”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