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幸好沒有去,要是去舉報,我們今天下午,還能夠回去嗎。”
王世文也猛的吞了下口水,背脊一陣發涼。
在看李文靜。
劉向東到了王峰他們這邊之后,也沒有把自己當成是外人。
直接坐在了他們一起。
李文靜整個過程當中知書達理,會不停的給自己的丈夫,依舊劉向東端茶倒水。
安安靜靜的。
猛然間,忽然讓王世文升起來了一種高不可攀的存在。
于是他忍不住問了下其他人:“那人,他到底是誰,不是農民吧。”
“是縣里的什么干部的兒子嗎,李尚明怎么會認識這種人!”
其他人也一頭霧水。
但明顯又有一股子氣息回蕩。
都不怎么搭理王世文了,明顯想要和他劃清楚界線。
剛剛本來就是你挑撥的事情,這才讓劉秘書對我們呵斥。
他們本來也不是什么從小長到大的。
只不過是當年響應國家的號召,然后在京都集合,到了這個縣之后。
也是各奔東西,去了下面的公社大隊。
往日里也會有一些書信往來,但也不多。
說白了,沒有什么感情基礎。
現在出了這種事情,肯定是一個個把自己摘的干干凈凈。
因為他們也害怕。
雖然他們離開了這邊,可是他們檔案還在這邊。
到時候,需要這邊的把檔案發到他們自家那邊。
如果檔案中,這邊的人隨便加一句,這個同志在我們這邊插隊幾年表現欠佳。
那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未來。
王世文一時間成了人人嫌棄的對象。
劉向東今天確實只是想過來隨便吃個飯就走。
但是王峰在這邊,于是就和王峰聊了起來。
王峰畢竟是重生回來的人,未來這個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
他心里很清楚。
也知道,怎么樣做,才會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他和劉向東聊了很多很多。
而且也確定,改革開放這個國策方針,要不了多久就會下來。
現在縣里卡在的一個點,那就是報紙上雖然都在講改革。
可誰也沒辦法確定,最終到底會不會改革開放。
他們也已經做了很多政策,就是在等著這股風吹下來。
改革開放后的七九年,全國才出現第一個農田承包到戶的案列。
當時那個公社大隊,也是冒著殺頭的危險干的。
一旦失敗,那他們都要坐牢。
但事實是,效果很是明顯。
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幅提高,產量也大幅度的提高了。
有了這個不錯的列子之后,沒過多久,承包到戶,就成了全國的一個名詞。
全國各地,到處都在轟轟烈烈的搞承包到戶。
王峰和劉向東在飯桌上提出了這點。
這是在農業方面。
還有工業方面。
現在整個縣里其實國營廠的效益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這也是他們很頭疼的一個事。
王峰也直接提出了承包制。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