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位置,朕打算暫時空置,待得時機成熟,大明徹底安穩之后,朕自會冊立。”
此話。
自然是帶著對朱高熾的幾分打壓的。
讓他清楚不要惦記這太子之位,至少在目前他不要去惦記。
而站在這祖廟前的百官則都是心思各異。
畢竟朱棣一一行都是代表著他的意圖的,此番直接點名了不冊封朱高熾為太子,顯然是不喜于他,那豈不是未來要選擇他人作為太子?
漢王?還是趙王?
這都是未知的。
想到這。
朝堂百官自然是心思動。
而聽著朱棣的話。
朱高熾心底無比失望,但表面上卻沒有任何表現,而是恭敬一拜:“兒臣明白。”
見此。
朱棣也不再多,轉而看向了郭資。
“原北平布政司郭資,自朕靖難起兵以來,一直矜矜業業,為朕效力,穩定后方,籌集糧草,乃大功。”
“今朕登基,理當重賞。”
“擬旨。”
“晉郭資為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如今新朝立,諸事未定,暫領協理六部之權,直接受命于朕。”朱棣大聲宣布道。
聽到這。
郭資一臉激動,直接面朝朱棣一跪:“臣,誓死效忠皇上。”
文淵閣大學士,那也就是歷史上的殿閣大學士。
可謂是真正的皇帝近臣,位高權重。
自從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后,設立三殿,每一殿都是輔助朱元璋處置政務的,直達天聽。
而現在朱棣開朝,第一個殿閣大學士就是郭資,也是如今朝堂上唯一的一個殿閣大學士。
“金忠,胡儼,蹇義,顧成,鄭賜……”
隨著。
自朱棣口中又呼喚出一個個名字。
其中大半是追隨著朱棣從北平城起兵,隸屬于他燕王時期的文臣,還有一部分則是昔日在他處于弱勢時,便在朝堂與他策應,傳遞情報的眾臣。
這些人自然都是被朱棣委以重任。
從龍之功,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這些人被喊出來后。
自然是將三殿,六部。
這些全部都完善了一遍,真正關鍵的位置全部都被朱棣親自任命,而非之前的建文臣子了。
待得全部敕封完畢。
“諸卿。”
“今日朕登基繼位,今日冊封只是首批冊封。”
“這近三年的戰爭有不計其數的臣子為朕效力,皆是大功。”
“待得朕歸于奉天殿后,會再次審閱名錄,審閱戰功,還有治理之功。”
“朕保證,凡是為朕效力之臣,朕有重賞重封,絕不會辜負任何有功之臣。”朱棣看著立于下方的臣子,大聲道。
“皇上圣明。”
“臣等必誓死效忠皇上。”
群臣齊聲高呼道。
無論真心,無論假意。
自今日之后,這應天城內徹底變局,改朝換代。
永樂一朝,徹底開啟了他們的治理崢嶸。
而天下。
很快也會在朱棣的威懾下,重新歸于他朝廷的掌控統御。
首當其沖的,便是南方各府域,然后便是藩王之禍。
既然都已經動兵了,那這一次就要將藩王之禍徹底解決了,這些自己父皇留下的坑,他要親手給解決了。
……
_l